工厂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考试练习题(判断题).docx
工厂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考试练习题(判断题)
选择题
1.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规定的安全色()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紫色
答案:D。我国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红色表示禁止、停止;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任意部位
答案:C。只有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才能有效隔绝空气、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如果喷上部或中部,难以扑灭燃烧的根源。
3.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为()
A.42V、36V、24V、12V、6V
B.50V、40V、30V、20V、10V
C.60V、50V、40V、30V、20V
D.72V、60V、48V、36V、24V
答案:A。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为42V、36V、24V、12V、6V,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安全电压。
4.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D.皮鞋
答案:C。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钉子与地面摩擦容易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火花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等危险。
5.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袖口紧、领口紧和()。
A.裤口紧
B.腰部紧
C.下摆紧
D.鞋带紧
答案:A。“三紧”工作服的袖口紧、领口紧、裤口紧能防止衣物被机器卷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答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强调安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预防为主”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综合治理”则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作业场所。
答案:撤离。这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紧急避险权,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3.火灾发生的三要素是()、助燃物、火源。
答案:可燃物。只有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个条件,并且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火灾。
4.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标志四类。
答案:提示。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
5.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m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答案:2。这是高处作业的法定界定标准,在该高度以上作业存在较大的坠落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判断题
1.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答案:正确。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员工有义务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2.为了方便工作,在机器运行时可以进行加油、清扫等操作。()
答案:错误。在机器运行时进行加油、清扫等操作容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必须在机器停止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这些操作。
3.发生火灾时,应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答案:错误。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停止运行,或者电梯井可能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乘坐电梯逃生非常危险,应选择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逃生。
4.只要有了好的设备就可以保障安全生产,不需要员工具备安全意识。()
答案:错误。好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样关键。如果员工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操作规程,即使有好的设备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5.企业可以与员工签订“生死合同”,约定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企业概不负责。()
答案:错误。“生死合同”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
解答题
1.简述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要点。
答案: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选择逃生路线。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以减少烟雾吸入。因为烟雾一般会向上漂浮,贴近地面的空气相对清新。
按照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的方向逃生,不要盲目跟随他人,避免拥挤踩踏。
如果无法通过疏散通道逃生,可以选择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如靠近窗户、通风良好的房间,并通过呼喊、挥舞衣物等方式向外界求救。
不要乘坐电梯逃生,电梯可能会因断电停止运行或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