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门限研究——基于门限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pdf
2024年8月山东工商学院学报Aug.2024
第38卷第4期JournalofShando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Vol.38No.4
数字经济研究doi:10.3969/j.issn.1672-5956.2024.04.006
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门限研究
———基于门限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
蔡超ꎬ任思慧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ꎬ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利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构造地级市收入机会不平等指数ꎬ结合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
指数ꎬ搜集地级市的宏观经济数据ꎬ采用门限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门限效应
和异质性影响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ꎬ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降低收入机会不平等ꎬ但在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
不同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存在差异ꎻ第二ꎬ数字普惠金融与收入机会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ꎬ
在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地区ꎬ数字普惠金融低于门限值时ꎬ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
较强ꎬ但高于门限值时ꎬ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减弱ꎮ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ꎻ收入机会不平等ꎻ门限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2ꎻ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56(2024)04005110
会不平等ꎮ
一、研究背景
收入机会不平等是近年来的热议话题ꎬ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ꎬ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两
[5]
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ꎬ并将“全体人民共同方面ꎮ第一ꎬ机会不平等的测度ꎮRoemer首
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我国次给出了机会不平等理论ꎬ构造了“环境-努
203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ꎮ但当前我国存力”二元分析框架ꎮ在该框架下ꎬ收入不平等
在收入不平等的问题ꎬ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是由个体可选择可掌控的努力因素和个体无
[1]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障碍ꎮ众多学者法控制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ꎮ其中ꎬ由
意识到收入机会不平等是收入不平等加剧的环境因素导致的收入不平等称为机会不平等ꎮ
[2-4][6]
根源之一ꎬ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ꎮBourguignon等较早采用参数法测度巴西城
[7]
社会公众更容易接受与个人努力程度相关的镇居民的机会不平等ꎻFerreira和Gignoux测
公平性因素导致的收入不平等ꎬ而不公平因素度了六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机会不平等ꎮ关于
[8][9]
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会引起公众的不满ꎮ因此ꎬ中国的机会不平等ꎬ宋扬、易淑昶和杨修
[10][11]
缓解收入差距ꎬ实现共同富裕更应关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