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论文)》13000字】.docx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摘要
电子电器的正常工作往往离不开各种波形信号的支持,本文针对音视频、测量、数字系统、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对各种不同信号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stc89c52单片机和数模转换控制器件dac0832来生成频率、幅度不同输出信号源并在LCD液晶屏中显示,通过多次实物制作和调试,对方案进行了验证。实物制作成功后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实现了通过按键控制频率、电位器调节幅度以输出各不相同的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并在LCD液晶屏中显示。
关键词:LCD;信号发生器;dac0832;单片机;
目录
摘要 I
1绪论 3
1.1课题研究背景 3
1.2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5
2系统功能实现与关键技术 6
2.1课题研究内容 6
2.2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6
2.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系统方案设计 6
3电路设计 8
3.1电路原理 8
3.2波形设置电路设计 9
3.2.1主控电路 9
3.2.2时钟电路 10
3.2.3按键电路 11
3.3波形电路设计 11
3.3.1DA转换电路 11
3.3.2放大电路 13
3.4波形显示电路 13
4程序设计 16
4.1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16
4.2系统工作流程 17
4.3方波程序设计 18
4.4正弦波程序设计 19
4.5三角波程序设计 2
4.6锯齿波程序设计 3
5实物制作和功能测试与调试 4
5.1元器件清单 4
5.2烙铁的使用 5
5.3硬件调试 5
参考文献 9
附录电路原理图 10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这些信号发生器一般性的被称为函数发生器,它广泛性地用于实验中的信号来源,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于各类电子元件及其设备进行实验性设计与应用所必需的仪器与设备。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比较流行的波形发生器都主要是用纯硬件方法制造的,并且其波形类型相对有限,主要有方波,三角形,锯齿波,正弦波和其它波形(张逸凡,周紫晴,2022)。
信号发生器就其本质而言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计算器仪器,它可以产生大量由用户自己定义的信号和规范化标准的信号,从而确保了其可重复性,易用性,蛮高的精准度和稳固性(潘奕凡,朱可欣,2023)。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信号发生器可以使计算机可以实现动态、及时地控制幅值数值,频率数值,波形和位置的相移,并与其他计算机仪器交互。它通过通信来构造一个完全自动化的测试系统,因此在通信、仪器振荡激励、自动控制系统及振动激励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上世纪起,信号发生器一般划分为两个种类:脉冲波和正弦波,而信号发生器处于二者之间,它除了可以供给方波、三角波等波形以外,还能供给余弦波、正弦波等实验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规范波形(魏琪琳,邵宇翔,2021)。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早年间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的显示屏,其构成的电路先天性的具有高价格、低价值、高功耗和大尺寸等缺陷。
1970年之后,硬件和软件扩大信号发生器的功用并创立更加繁杂的波形是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会运用处置器,d/a和a/d。当大部分的信号发生器全部是以软件为基础,而且可运用为处理器把持DAC程序来取得林林总总的简单波形(李高,张芸,2023)。
过去基于单个设备的组合产品因系统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缓慢发展为模块化单位。单一的设备组合产品由于故障率高,导致维护困难且系统不可靠。如果把模块架构统一化,这样的系统设计比较简单,可拓展性蛮高。以此为前提如果系统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快速定位并找到它并进行维修(王晨曦,周瑶瑶,2022)。传统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这个发生器出现故障。我们使用这种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容易出现“挂断”且缓慢。为了保障系统的长时间的安稳运行,其中所有的元器件必须满足高质量的同时,保证高精度的要求。围绕这种局面展开这对于一个系统设计明显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这样会导致成本很高,难以接受。串行工作方式
会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时难以重新启动系统。这对定位故障的位置带来的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一个一个独自检查,这种方式,增加了很多时间和故障功能定位的时间,很明显这增加了维护成本。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引证了本文先前构建的理论模型。首先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与理论预测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