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办公楼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

发布:2018-01-19约7.9万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设计依据 1.1 工程概况 办公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位于绵阳市内。建筑面积约为3300m2。办公楼各层建筑平在图,剖面图,楼梯详图等请见建筑施工图。一层建筑层高为3.9m。二层到四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2 设计资料 1.2.1 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拟建建筑场地平整,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①素填土:厚约1.2m,浅黄—褐黄色,松散,稍湿—湿,以粘性土为主, 另含少量基岩风化物。 ②粘土:厚2.0~3.6m,褐黄色,稍湿—坚硬状(IL0.00),含铁锰质氧 化物及少量钙质结核,韧性高,干强度高。 ③粉质粘土:厚1.0~3.1m ,褐黄色, 稍湿,硬塑状(IL0.15),含铁锰 质氧化物及少量钙质结核,韧性高,干强度高。 ④含粘土卵石:厚1.1~4.3m , 褐黄色, 稍湿,以密实、中密为主,卵石 含量60~80%左右,粒径一般为3 ~10cm,砂、砾石10%左右,粘土含量 10~30%左右。该层呈层状分布于细粒土层之下,根据卵石的密实程度和 N120动探击数划分为两个亚类: ⑤1含粘土中密卵石:N120动探击数一般为7-10击; ⑥2含粘土密实卵石:N120动探击数一般10击。 ⑦粉砂质泥岩:紫红色,中等风化粉砂泥质结构,岩石呈块状,岩体裂隙 不发育,岩性稍硬,揭露厚度0.7m。 (2)地下水位较深,可不考虑,对砼无侵蚀性。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 地 层 代 号 土 名 天然地基土 重度 (γ) 孔隙比 (e) 凝聚力 (c) 内摩 擦角 (Φ) 压缩 模量 (Es) 承载力特征值 (fak) KN/m3 度 ① 素填土 19 5 4.0 100 ② 粘土 20.8 0.582 30.0 23.5 16.7 220 ③ 粉质粘土 20.4 0.60 14.4 16.6 9.5 200 ④1 中密卵石 22 35 35 500 ④2 密实卵石 23 42 45 800 ⑤ 粉砂质泥岩 25 600 1.2.2 气象资料 (1)气温:年均气温为18OC,最高气温为32OC,最低气温为1OC。 (2)雨量:年降雨量1100mm,最大降雨量为190mm/d。 (3)基本风压:W。=0.3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 1.2.3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设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稳定,无不良地质现 象,属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场地土为Ⅱ类场地土。 1.2.4 材料 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C30,梁,柱主筋选用HRB400,箍筋选用HPB300, 板受力钢筋选用HRB335。 第二章 结构平面布置 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分析荷载传递路线确定梁系布置方案,本工程一、二、三层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四层如图2-2所示: 图2-1 第一、二、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2 第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2.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确定 2.2.1 框架梁截面尺寸初步估计 横向框架梁(计算过程见表2-1) 表2-1 位置 跨度长l0 (m) h=(1/8~1/12)l0 (m) 取h (m) b=(1/2~1/3) (m) 取b (m) h×b (m) A-B跨 8.7 1087.5~725 800 400~266.7 350 350×800 B-C跨 6.3 787.5~525 650 325~216 350 350×650 (2)纵向框架梁(计算过程见表2-2) 表2-2 位置 跨度长l0 (m) h=(1/8~1/12)l0 (m) 取h (m) b=(1/2~1/3) (m) 取b (m) h×b (m) A跨 4.5 563~375 550 275~183 250 250×550 B跨 4.5 563~375 550 275~183 250 250×550 C跨 4.5 563~375 550 275~183 250 250×550 (3)纵向次梁(计算过程见表2-3) 表2-3 位置 跨度长l0 (m) h=(1/8~1/12)l0 (m) 取h (m) b=(1/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