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 国土空间规划.pdf

发布:2025-04-12约1.1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国土空间规划

一、单选题

1.编制()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先行开展“双评价”,形成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并论

证报批入库。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乡镇级

2.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优化空间结构,提升(),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

A.经济性

B.连通性

C.盈利性

D.规划性

3.作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基础的是();退耕还林还草等应优先在()区内开展。

A.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种植业生产不适宜区

B.种植业生产适宜区;城镇建设不适宜区

C.种植业生产不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D.城镇建设适宜区;种植业生产不适宜区

4.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侧重()。

A.全面性

B.实施性

C.协调性

D.战略性

5.()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C.生态保护红线

D.永久基本农田

6.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下列属于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是()。

A.基于常住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提出分区分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布局和标准

B.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的理念,优化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结构和布局,降低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

C.明确空间形态重点管控地区,提出开发强度分区和容积率、密度等控制指标

D.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确定主要灾害类型的防灾减灾目标和设防标准,划示灾害风险

7.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落实国家和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为基础,形成开放式、网

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A.自然地理格局

B.经济社会发展

C.生态保护格局

D.可持续发展

8.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照(),构建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1页/共11页

A.区域一体化要求

B.高效集约的原则

C.可持续发展政策

D.生态文明保护原则

9.()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

A.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B.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C.主体功能区划分

D.城镇体系布局

10.在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中,下列属于省级评价的是()。

A.在陆海全域,评价水源涵养、海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

B.在省级评价结果基础上,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实地调查进行边界校核

C.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D.从生态空间完整性、系统性、连通性出发,结合重要地下水补给、洪水调蓄等进行补充评价和修正

11.双评价要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国

土安全,这体现了()。

A.坚持底线约束

B.坚持因地制宜

C.坚持简便实用

D.坚持问题导向

12.下列关于城镇开发边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时期内因产业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区域边界

B.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

C.涉及城镇、乡村及各类开发区

D.仅涉及城市和建制镇

13.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

纲,侧重()。

A.战略性

B.协调性

C.实施性

D.基础性

1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要素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

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A.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国家安全

B.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国土安全

C.维系生产发展和国家安全

D.维系生产发展和国土安全

15.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由()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自然资源部

D.生态环境部

第2页/共11页

16.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侧重协调性,由()组织

编制。

A.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省级政府

C.国务院

D.市级政府

17.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

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相关专项规划

D.概念规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