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伴我行:3 发生交通事故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docx
《交通安全伴我行:3发生交通事故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交通安全伴我行:3发生交通事故后》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下册,六(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交通安全伴我行》的第三课——“发生交通事故后”。这节课,我们将模拟一场小型的交通安全演练,帮助大家了解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怎么做。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堂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增强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升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绿灯、人行横道、停车线等,对交通信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六年级的学生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兴趣点可能更偏向于游戏和互动。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但在理解复杂情境下的安全行为时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于视觉和听觉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实践操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模拟交通事故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对于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困惑。
-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在演练中难以有效配合。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交通安全标志模型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交通安全教育视频、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教学手段:模拟演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交通安全伴我行:3发生交通事故后》这一课。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这节课非常重要。请大家跟我一起,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2.学生们坐直身体,认真聆听老师的导入。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展示一组交通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事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总结:“是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那么,当交通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老师分发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交通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全文侧重点突出
1.老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如何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迅速判断事故原因和后果。
-如何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如迅速撤离、拨打报警电话等。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如向路人求助、使用紧急求助设备等。
2.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认真做好笔记。
五、实际性教学内容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设置模拟场景,如道路拥堵、车辆故障等。
-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行人、驾驶员、交警等。
-演练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2.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学会了如何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保护自己,并掌握了求助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学生们纷纷表示认同,并表示会认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七、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后,向家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醒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观察身边的交通违法行为,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学生们认真完成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教学反思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为自身成长助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现行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交通行为的规范。
-交通安全标志与信号:收集各类交通安全标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