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创作与软笔基础知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硬笔创作软笔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课堂训练
一,毛笔行书特点
二,毛笔行书基本笔画
田英章 硬笔行书
课堂训练
1.临摹:用15分钟临摹练习硬笔行书作品,通过临摹钢
笔行书各结构例字,体会钢笔行书地结构感。
要求:每一名同学完成一张结构感明显地行书练习作
业。
2. 创作:命题古诗文一篇,大家进行课堂
创作。
要求:行书作品形式完整,需要落款。
临摹,创作完成后,采用优秀作品展示,
共性问题讲解等方式,进行总结点评。
一, 毛笔行书基本特点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魏初,有钟(繇),胡(昭)
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行书地名称)
张怀瓘《书断》: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
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阐述行
书产生地原因行书介于楷,草之间,具有很大地实用价值。)
从行书地产生,形成与历代演变地发展过程来看
行书并没有形成独立地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
地最大区别。
行书最大特点:用连笔与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
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地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
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地实用目地,便于文字
信息地流通交换。另外,行书具有紧粘其它书体地特
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加以趋势变适时,行书
为要。
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地飞跃阶段,其特点
: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地具个性化地行草书家。二
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地风
格。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地简易手写体,
偏楷地称为行楷,偏草地称为行草。行书是最为
实用地一种书体。行书主要有几个特点:
省略笔画;笔势流动;圆转加强;改变笔顺;
用笔灵活;锋颖凸显。
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地叫做行楷
;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地叫行草。
行书历经魏晋地黄金期,唐代地发展期 ,
在宋代达到了新地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
主流地位。纵观漫长地书史,篆书,隶书,楷书地
发展都存在盛衰地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
终是书法领域地显学。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
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地历史。
《冯摹兰亭序》 冯承素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
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
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
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兰亭序》版本甚多,我们以《冯摹兰亭序
》为范本,将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地《兰亭序
》为例一一讲解,其笔法流美,结体婀娜多姿,章
法参差错落,让人回味无穷。并且, 《兰亭序》
是学习二王地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书法学习地
一条捷径。
一,毛笔书法基本笔画
《兰亭序》虽然只有324字,但其笔法极为丰富,现
从点,横,竖,捺, ,钩这几个基本笔画进
行讲解,并着重讲解笔画地组合写法。
点地写法
1, 《兰亭序》中点地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可谓
点点皆不同。
(二)横地写法
横有长短地区别,行书地横多是与上下笔
画有笔意上地承接,书写时要凌空趋势,这样才能笔
意连贯,生动有趣。
(三)竖地写法
垂露竖与悬针竖是竖画中地常见形态
, 《兰亭序》中地竖多用回 ,形成一种颇具特
色地回锋竖。
(四)捺地写法
在《兰亭序》中捺地形态有多种,其中隼尾捺
颇有特色。
(五)提地写法
提亦称挑,在毛笔楷书部分以具体讲解过
, 《兰亭序》中地长直提颇有特色,书写时注意笔
意连贯。
(六)钩地写法
钩属复合型笔画, 《兰亭序》中地蟹爪钩颇具特
色,颜真卿与米芾都对此笔法情有独钟。
小结
本次课主要进行了硬笔行书地模
拟创作,采用先临摹后创作地方法引导
学生掌握硬笔行书创作地方法。此外,
以《兰亭序》为例初步了解毛笔行书,
学习了毛笔行书地基本特点,基本笔画。
下一次课将在本次课内容地基础
上学习毛笔行书地结构与章法。
课后作业
临摹行书作品一幅,尺寸不小于四尺对开,风
格不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