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六 测量第3课时 1米有多长(1)配套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4-09约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六测量第3课时1米有多长(1)配套教学实录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1米的长度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2.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测量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索和实验,学习如何测量并记录长度。

4.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分享测量结果。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课时之前,已经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和比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小。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并具备初步的测量技能。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测量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依赖于视觉和听觉信息。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测量1米长度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1米这一长度单位缺乏直观感受,难以把握其大小;二是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读数错误或操作失误;三是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可能不够顺畅,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特别是包含“测量”章节的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长度单位图示、测量工具使用方法视频、不同长度物体的图片等,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测量角,包括测量操作台、记录表格,以及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讨论。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物体,如铅笔、书本、桌椅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度是如何测量的吗?”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测量1米的长度。”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条:讲解1米的长度概念,通过实际物品(如米尺)展示1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感受。

-第二条:介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米尺、卷尺等,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条: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跟随操作步骤进行练习。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第一条: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根米尺,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如黑板、窗户等。

-第二条: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中,并与同学分享测量方法和结果。

-第三条: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展示,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方面: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举例回答:“测量较长的物体时,可以选择卷尺;测量较短的物体时,可以选择米尺。”

-第二方面:讨论测量时如何保持测量的准确性,举例回答:“测量时,要保持米尺与物体平行,避免倾斜;读数时,要准确读取刻度。”

-第三方面:讨论如何处理测量结果中的误差,举例回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1米的长度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测量准确性。

-提问:“你们学会了如何测量1米的长度了吗?”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强调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本节课用时共计45分钟,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测量知识,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知识点梳理

1.长度单位的概念

-长度是物体在空间上延伸的程度。

-长度单位是用于测量长度的标准单位。

2.常见长度单位

-毫米(mm):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一。

-厘米(cm):1厘米是1米的百分之一。

-分米(dm):1分米是1米的十分之一。

-米(m):1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千米(km):1千米是1米的千倍。

3.测量工具

-尺子:用于测量直线长度。

-卷尺:用于测量曲线长度或较大物体的长度。

-米尺:用于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4.测量步骤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将测量工具与物体对齐。

-读取测量结果,注意单位。

-记录测量数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