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广西凤山县参加广西2024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招聘25名人员(南宁专场)2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2023年11月广西凤山县参加广西2024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招聘25名人员(南宁专场)2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
?
?
?
?
卷I
?
?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
1.动作思维亦称“直观动作思维”,其基本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了动作就不能思考。动作思维的任务或课题是与当前直接感知到的对象相联系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是依据表象与概念,而是依据当前的感知觉与实际操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动作思维的是______。
A.幼儿用手摆弄物体进行计算活动
B.学生骑自行车回家
C.大猩猩堆垒木箱去拿高处的食物
D.建筑师在电脑上画设计图
?
?
?
2.下列关于艺术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琴是一种打击乐器
B.《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的绘画杰作
C.文学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D.“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青铜雕塑中的瑰宝
?
?
?
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⑧,④⑤⑥
?
?
?
4.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
?
?
5.下列发明创造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是:______
?
A.预防疾病的疫苗的活性成分
B.治疗疾病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治疗疾病的药物的提取方法
?
?
?
6.我们抨击的时弊,是真实的;我们有意无意地被裹挟于其中,却也是真实的。正如抱怨马路拥堵、秩序不佳,常常忘了自己的车也横陈在斑马线上;我们喜欢水源干净,可有时为了自己“干净”而制造更多的污水。天下事往往就是这样,说别人容易,把自己摆进去,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
??A.抨击别人首先要做好自己??B.说别人容易,自己做到就难
??C.我们抨击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抨击我们D.要体谅宽容别人,做到“不欲勿施”
?
?
?
7.在保修期内,商品经过一定次数的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这一次数为??。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
?
?
8.用“文化大散文”来命名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散文文体和随之而来的一种散文创作现象,其实是缺少学理支撑的,因为这一命名无法解释“文化”与“散文”、“散文”与“大散文”的关系。但是,它确实多少揭示了一种散文文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显而易见地包含着适应读者市场的策划行为。因此,“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成功地诱惑和引导了相当多的散文作者、读者和研究者。而今,当我在行文中对“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怀着理解和尊重时,也不能不指出:一次简单命名的成功,给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方便,但也纵容了思想的懒惰。
??关于“文化大散文”,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______
A.改变了人们对散文的看法
B.其命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C.带来了散文创作的新高潮
D.扩大了散文的表现领域
?
?
?
9.海洋、______和陆地三者及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A.大气
B.环流
C.气旋
D.季风
?
?
?
10.组合:分解
A.订婚:结婚
B.订货:收货
C.上课:放学
D.借款:还款
?
?
?
1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A.天
??B.天
??C.天
??D.天
?
?
?
12.数字遗产或可大致分成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仅就能够兑换成真金白银的网络财富而言,但凡互联网较为普及的国家,目前总价值都是天文数字。例如,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拥有逾200英镑网络财产,包括付费购买的音乐、电子书、应用程序、电影和电子杂志等;全英网络财产总价值可能超过23亿英镑。而在更多人看来,虚拟的精神遗产更为重要。博客和网络相册中的存储的照片与视频承载着独一无二的个人情感,将成为逝者亲友追寻回忆的重要渠道和情感寄托。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