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4-10约3.4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清朝入关之初,曾强令汉族男子剃发留辫;民国初年,政府又强制推行“剪辫易服”。这表明

A.先进习俗自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习俗具有深刻政治涵义

C.专制王朝由盛转衰的必定性D.反专制的过程漫长而又曲折

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阔华人酷爱祖国的共同心声。“洋装”慢慢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A.鸦片斗争以后B.辛亥革命以后

C.新文化运动以后D.新中国成立以后

3、据徐珂的《据稗类钞》记载,1865年,“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宣武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始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旋经步军统领饬令拆卸,群疑姑息。”此记载可用于说明

A.中国起先了交通近代化B.清政府尝试铁路建设

C.西方对华经济掠夺加剧D.愚昧不利于社会进步

4、据《申报》记载,1912年10月,北京实行国庆纪念会时,“有迫令游人剪辫,势将冲突者,旋经梁士诒手‘剪发自由,不便强迫’数条,粘贴门内,众始释然”。由此可知,当时

A.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移风易俗严峻受挫

C.自由同等伸入人心D.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5、传统社会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度在近代发生变更。依据上海社会局统计,1934年离婚案为502件,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主要缘由是“不合”。出现这一变更的背景是()

A.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化B.中日民族冲突不断上升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D.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

6、1914年,教化总长汤化龙认为:“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见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争论,或主见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可见汤化龙

A.提倡男女同等 B.主见移风易俗 C.否定女权教化 D.教化理念先进

7、历史学习小组要出一期近现代中国服扮演进的电子报,急需一幅体现20世纪五十年头中国服饰特征的照片。你建议他们选择

A.B.C.D.

8、1908年4月3日《申报》这样报道:“沪宁铁路告竣……实行开车典礼仪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史料说明白

A.国民政府建立后,南京和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起先

C.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9、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态”,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10、“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更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D.近代社会发生猛烈变革

11、“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殊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出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B.受单一的安排经济体制的影响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12、1910年春节当天出版的《申报》上有一篇杂谈:“新年各处同也,而上海之新年特殊者:门上悬松柏,西例也;贺岁穿貂褂,京式也;风光 商人元旦必手笼箭袖,仿宫派也;地方绅董初三日穿补褂拜年,忘忌辰也。”材料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特征是

A.欧风美雨B.西学东渐C.洋为中用D.中西并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中国古今服装演化简表

时段

流行服装

唐代

男子仿照胡服改造成小袖圆领的袍、衫,下裾开衩;女服多样(胡服、男装、戎装、多样裙式、袒露装)

清代

成年男子穿满洲服饰(长袍、长衫、马褂)汉族妇女和儿童穿传统的明朝服装,满族妇女穿旗装。

20世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