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备份与数据恢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容灾备份与数据恢复;容灾备份的概念; 容灾从其对系统的保护程度来分,可以将容灾系统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就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实时复制。该数据可以是与本地生产数据的完全实时复制,也可以比本地数据略微落后,但一定是可用的。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技术。
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是互为备份),在灾难情况下,远程系统迅速接管业务运行。数据容灾是抗御灾难的保障,而应用容灾则是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的技术包括负载均衡、集群技术。;
同城备份,是指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备份在本地的容灾备份机房中,它的特点是速度相对较快。由于是在本地,因此建议同时做接管。但是它的缺点是一旦发生大灾大难,将无法保证本地容灾备份机房中的数据和系统仍可用。
异地备份,通过互联网TCP/IP协议,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备份到异地。备份时要注意一个三和三个不原则,必须备份到300公里以外,并且不能在同一地震带,不能在同地电网,不能在同一江河流域。这样即使发生大灾大难,也可以在异地进行数据回退。当然,异地备份,如果想做接管需要专线连接,一般需要在同一网段内才能实现业务的接管。
;备份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硬件级、软件级、人工级。
1.硬件级的备份
硬件级备份就是指用那些沉余的硬件来确保、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如磁盘镜像、磁盘阵列、双机容错等方式。如果主硬件有损坏,后备硬件就马上能够接替其工作,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硬件故障,但是,无法防止数据的逻辑损坏。当逻辑损坏发生时,硬件备份只会将错误复制一遍,无法正真保护数据。硬件备份的作用主要是能保证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连续地运行,故也叫硬件级的容错方式。他们是实时的,也叫同步的方式。
有三种硬件备份的措施,其特点为:
一是磁盘镜像(Mirroring):可以防止单个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无法防止逻辑损坏;
二是磁盘阵列(Disk Array??:磁盘阵列一般(大多的情况)采用RAID5技术,可以防止多个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也无法防止逻辑损坏;
三是双机容错:如SFTIII、Standby、Cluster等多是双机容错的范畴。双机容错可以防止计算机的物理损坏,但是也无法防止逻辑损坏。 ;2. 软件级备份
软件级备份就是指用一些备份的工具软件,如ZIP、RAR、GHOST、ISO映像、还原精灵、一键还原精灵、Second Copy、轻轻松松备份、File Gee企业文件。
软件级的备份和恢复有非实时的(或非同步的方式)和实时的两大类软件,其中实时的有如File Gee企业文件同步备份系统、Horodruin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完全防止数据的逻辑损坏,因为备份介质与计算机系统是分开的,错误不会复制到介质上。
硬件级的备份,对水、火及线路故障出现的问题,导致系统损坏和逻辑损坏是无能为力的,而软件级的可以防止任何物理故障(当然是在有严格的备份方案和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逻辑故障)。
3. 人工级备份
就是人为的、手工的方式来进行的数据备份,这种方式是比较原始的,但是,他也有一些优点,同时是前面两种方案所不能相比的,因为,他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他的备份和恢复的操作较复杂、也较费时。;为什么要搭建备份系统?;信息资源面临的风险
;业务发生中断……;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1)不能在备份过程中因介质容量不足而更换介质,这会导致备份数据的可靠性的降低,用于备份的存储介质的容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2)备份的目的是为了防备突发意外;
3)可管理性是备份中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靠性与备份的可靠性密切相关,一种最佳的可靠性是指能自动化地备份的方案。
;备份的方式;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 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