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剖面构造-筑坝材料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土石坝的剖面和构造 土石坝的设计步骤: 选择坝型:依据坝址处土石料种类、分布、数量、运距及地形地质条件选定合适的坝型 拟定剖面尺寸:包括坝坡、坝顶高程、坝顶宽度以及防渗体及排水设备等尺寸 计算校核 确定经济安全的坝体尺寸与构造 一 土石坝剖面基本尺寸 (一)坝顶高程 ▽坝顶 = ▽静 + h B + e + a h B —— 波浪爬高; e —— 风浪雍高; a —— 安全超高,由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确定。 (二) 坝顶宽度 取决于构造、交通、施工及运行要求,同时考虑防汛、抢险需要。 一般坝高小于100m时,坝顶最小宽度可由下式决定: Bmin = 0.1 H (m) 高度30m以下的坝顶宽度应不小于3.0m,100m以上的高坝,坝顶最小宽度可由下式决定: Bmin = H (m) (三) 坝 坡 土石坝坝坡对坝的稳定和工程有着直接影响,主要取决于坝型、坝高、坝的等级、筑坝材料的性质、地基条件以及运用情况等因素 土坝坡度一般在1:2.0~1:4.0左右 均质坝的上下游坡度比心墙坝的坝坡缓; 粘土斜墙坝的上游坡比心墙的坝坡缓,而下游坝坡可比心墙坝陡些; 土料相同时上游坡缓于下游坡; 粘土均质坝的坝坡与坝高有关,坝高越大坝坡越缓; 碾压式堆石坝的坝坡比土坝陡。 沿坝坡每隔8~15m可设变坡,减少工程量 一般坝的下游坡每隔10~30m设置马道,可用来汇集雨水防止冲刷坝坡。还可用于检修、观测。 二 坝的防渗体 防渗体尺寸应满足防渗、构造、施工、防裂等要求 土质心墙 土质防渗体 土质斜墙 铺盖 土质斜心墙 防渗体 沥青混凝土 人工材料防渗体 钢筋混凝土 实际工程应用最多的为土质防渗体 (一)土质防渗体 土质心墙 防渗要求:心墙厚度取决于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采用粘土时底厚不小于H/8,采用壤土时不小于H/4且不应小于3.0m。其中H为水头。心墙与地基及岸坡必须有可靠的结合,防止结合面漏水核产生集中渗漏。 构造要求:两侧边坡一般在1:0.15 ~1:0.30之间,肥心墙边坡有达 1:0.4~1:0.5的;心墙顶部高程 应高出设计水位0.3~0.6m,且 不低于校核洪水位。 防裂要求:坝顶面须设砂砾保护层, 厚度不小于该地区冰冻核干燥厚度, 且不小于1.0m。 施工要求:坝顶宽度不应小于2.0m。 心墙示意图 土质斜墙 斜墙顶部高程:高出设计洪水位0.6~0.8m,且不小于校核洪水位。 斜墙的顶厚:不小于2.0m。 斜墙的底厚:应满足允许渗透坡降要求,粘土不小于H/10,壤土不小于H/5;为防止斜墙断裂,其厚度比按渗透稳定条件确定的数值大。 斜墙上游设保护层:防冲、冻、干裂以及机械破坏,其厚度不得小于当地冰冻及干燥深度,且不小于1.0m;一般厚2~3m。 密云水库薄斜墙土石坝(m) 3. 铺盖 铺盖由粘土或壤土做成,防渗要求地基与铺盖土料渗透系数之比为1000倍以上。 铺盖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加厚,数值由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而定。前端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