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土保持工程学第四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ppt

发布:2018-05-02约4.1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速度 20 15 2.1 淤地坝工程 2.1.1土坝施工放线 放线步骤如下: 1.定坝轴线 根据设计图定出沟底坝轴线,并沿沟底坝轴线每隔10m打 断面中心桩,测出高程,与此同时在沟坡两岸按设计坝高定 出沟坡坝轴线桩,将它们连成直线,即为坝轴线。 2.定坝坡脚线 坝坡脚线就是坝面和地面的交线,即坝面和地面同高各点 的连线。 3.校坡方法 为了保证坝体按设计要求填筑成型,在其施工过程中必须 经常校核坝坡。 2.1.2碾压坝的填筑 1.确定料场 验证土料质量、数量能否满足筑坝要求。 土场开挖顺序要坚持先低后高、先近后远的原则。 最终坝高以下的坝端严禁取土,防止挖后再填。 取土前应将耕作表土、草皮、树根等清除干净。 2.铺土 黏性土应先采取措施,再铺土压实。 铺土方向最好沿着坝轴延伸。 沿坝轴方向应尽量平起填筑。 每次铺土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刨毛。 3.土料压实 有机械碾压和人工夯实两种方式。 4.碾压 2.1.3冲填坝的填筑 1.应掌握早、稠、坚、排、匀5个要求。 2.蓄积冲填用水。提前做好用水方案。 3.泵站设置。确定泵站装机型号。 4.冲填料场。尽量选在坝址附近。 5.造泥沟和输泥渠布设。多采用斜交布置,先从土场地处 冲土,随坝体升高而提高。 6.划畦与筑埂。 7.造泥冲填。松土造泥的方法有人工挖土、水枪冲土、爆 破松土、推土机推土等。 2.1.4涵洞、溢洪道的施工 1.涵洞的施工 (1)涵洞的放样:根据涵洞的位置定出中心线,再根据涵 洞的进口基础高程和开挖边坡,定出边坡桩,即得涵洞位置。 (2)涵洞的基础处理:涵洞基础应选在土坝两岸老土或岩基上。 (3)涵洞的砌筑应注意几点: 砌筑石料必须质地坚硬、形状方正、无裂缝。 砂浆要调匀,不可过稠或过稀。 砌筑时上下两层竖缝必须错开。 外露灰缝,在灰浆未凝固前,应将虚浆挖出。 冬季砌筑时要有防冻设备。 灰浆未干时不能填土、震动。 (4)消力池施工:基础要特别坚固,砌筑完毕要勾缝。 (5)回填:涵洞灰浆硬化后即可开始填土。 2.溢洪道施工 溢洪道的放样和砌筑基本与涵洞相同,其过水断面必须 按设计的宽度和深度施工,不能缩小,同时应严格掌握溢 洪道底的高程,不得太高或降低。 4.干容重检查: (1)每层土压实后,必须取样测定含水量和干容量。要求每 200—400m2的填土范围内至少取样检查一次,对碾压死角和 施工薄弱处应加密取样。 (2)取样要有代表性,各层土样位置要错开,应取在上下层 结合处,包括上层2/3,下层1/3。此处还须特别注意检查坝 端结合处的干容量。 (3)压实干容重不合格的样品,不得超过全样品的10%,且不 得在坝内集中,其干容重不得小于设计干容重的0.05g/cm3。 4.1.4混凝土 1.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标号标号、水灰比、施工质量、养护条 件和混凝土的龄期有关,一般由试验得出。 2.混凝土配合的选择 在同样施工条件和采用相同水泥标号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 度取决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重量比),水灰比越大,混凝 土的强度越低。 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讲义 第四部分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1.1 地基处理 1.1.1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中小型砌石坝地基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要求  在各种荷载可能组合情况下,坝体及地基必须是稳定 的。荷载要考虑长期作用以及反复作用对地基的不利影 响。坝的抗滑稳定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沿坝体与基础接 触面的滑动和基岩内的深层滑动。各种坝型的稳定分析方 法及稳定安全系数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2、防渗要求    包括库、坝区渗漏量和地基渗漏稳定两方面。前者要求库、坝区渗漏量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应根据工程规模、等级、来水量、运用情况以及地基渗透性和处理难易程度、耗费多少等综合考虑而定。如工程等级不高、来水量较丰的,允许渗漏量可稍大些;反之则小。一般中小型工程要求年总渗漏量不超过来水量的3%-5%。    防渗须注意的地方有:岩溶地区、含易溶盐(如石膏)或岩基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充填物胶结不好的沉积岩、砌石坝坝基为结构疏松、强度较低的半岩质沉积岩(砂质较重的泥岩、粉质细砂岩、页岩等)、坚硬岩层中含有软弱夹层等。 3、强度要求 在正常、非常荷载组合作用下,基岩强度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规定的要求。强度要求与工程规模、等级、坝型、坝高、荷载组合情况、具体部位等都有关。 3.1 坝体砌筑与质量控制 3.1.1坝体砌筑 我国砌石坝的砌筑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浆砌料石 (条石、方正石),一类是浆砌块石(乱毛石),另一 类是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 (一)砌石操作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