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1油镜的使用和保养及细菌的形态观察》.ppt

发布:2020-01-27约3.93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说明;考核形式:考查课,分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60%)和期末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中实验态度占10%,实验操作25%, 实验报告25%.期末考核成绩中理论考核占15%,操作考核占25%。;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掌握免疫学诊断有关技术,并能应用于病原生物体的病原学诊断;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对有关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必要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打??一定的基础。 ; (一)实验前要做好实验预习,进实验室只带必要的文具、讲义,并穿工作服。 (二)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实验时要认真严肃,禁止抽烟、饮食、开玩笑以及玩弄手机等。 ; (三)爱护实验器材,注意节约实验材料,实验室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室外。 ; (五)实验中待培养的材料应放在培养区;实验用过的带菌材料如吸管、玻片等应放在消毒缸、消毒箱等消毒区,不得放在桌上或冲洗于水槽内。;实验报告基本格式;实验一;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0.61λ/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一)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 油镜头的识别 油镜头的下缘,一般刻有一白色圈,标有油 90、100、oel、oil等字样。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头,高倍镜头和油镜头,其中油镜头的放大倍数最大。 ;2、油镜的原理:;3、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4)换用油镜,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物象突然一闪),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式观察。;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包括弧菌)三类。 ;1.球菌: 如葡萄球菌经结晶紫染色后为球状,常堆集成葡萄串状,呈紫色。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电镜照片;;肺炎球菌;链 球 菌;链 球 菌;链球菌电镜照片;2.杆菌: 如大肠杆菌经番红染色后呈淡红色杆状,两端钝圆,散在排列。;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电镜照片; 3.螺形菌: 如霍乱弧菌经稀释复红液染色后呈红色弧形,菌体微弯,如逗点状,或呈眉毛状,散在排列。幽门螺杆菌呈螺旋状、U状、S状及海鸥展翅状。;弧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电镜照片; ;1、鞭毛;变形杆菌(鞭毛);大肠杆菌(鞭毛);产气荚膜杆菌;肺炎链球菌(荚膜);肺炎链球菌荧光染色(荚膜);淋病奈瑟菌 (荚膜);3、芽胞;破伤风杆菌(芽胞);肉毒芽胞梭菌(芽胞);炭疽芽胞梭菌(芽胞);产气荚膜芽胞梭菌(芽胞);4、菌毛;;报告: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请画图示意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和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标明:细菌名称、染色法、放 大倍数);实验报告基本格式;dsfdbsy384y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