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流水施工法 1.ppt

发布:2018-05-02约7.16千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 2.1 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1.顺序施工; 【案例】: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工程,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一个施工段的全部施工过程完毕后,再进行下一个施工段的施工过程。;前一个施工段的某一施工过程完成,紧接后面施工段的同一施工过程:;依次施工的优点;2.平行施工(几个相同的队伍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施工); ; 3.流水施工 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保持连续、 均衡施工,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组织方式 。 ;;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组织流水施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工作面; (2)施工中要划分施工段; (3)劳动力投入要满足施工需要; (4)各种材料、构件、施工机具、设备能保证施工需要; (5)现场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分工明确。 ;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流水施工的主要特点:;(1)能够清楚的表达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 续时间,计划内容排列整齐有序,形象直观。 (2)能够按计划和单位时间统计各种资源的需求量。 (3)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掌握。 (4)不容易分辨计划内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一项工作 的变动对其他工作或整个计划的影响不能清晰的反映 出来。 (5)不能表达各项工作间的重要性,计划任务的内在矛盾 和关键工作不能直接从图中反映出来。;;三种施工组织方式的比较;2.2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流水施工的参数;施工过程所包括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 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施工过程数一般以n表示,它的 数量多少与建筑的复杂程度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施工过程分类;(2)运输类施工过程: 指将建材、制品、设备等运到项目现场仓库或操作使用地点所形成的施工过程。 如: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塔吊等施工机械的运输。 一般不占施工对象的空间,不影响总工期,在施工项目进度表上不表示;只有其占用施工对象的空间并影响工期时,在施工项目进度表上才列入。??在结构安装工程中,采用随运随吊方案的运输过程。 (3)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 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过程。 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等。 它在施工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直接影响总工期,因此必须列入施工项目进度表。而且是项目施工进度表的主要内容。;相关概念 1 主导施工过程:对总工期起到控制作用的施工过程。如主体工程的施工 2 搭接施工过程:指在一个同施工段上,前边的施工过程尚没结束施,后面的施工过程提前进入。例如础基础开挖和垫层。 3 穿插过程:在同一个施工段上,同进行施工的施工过程。例如砌筑时安装门窗框。 4 间歇过程: (1)技术间歇:施工工艺过程的要求,前一施过程完成,后一施工过必须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下一施工过程。例如,施工缝的处理、砼的养护。 (2)组织间歇:为资源的综合平衡,或施工组织的要求,相邻两个施工过程间断时间。例如,基础验收、隐蔽工程验收、两处工程较远人员的调动。; 二、空间参数; (二)施工段(m) 为有效组织流水施工,常把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划分施工段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它也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1.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2.分段原则 (1)各段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 (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工期长);(3)保证工人、主导机械有足够的工作面; (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施工段的界限应尽量与结构的变形缝一致) (5)有层间关系时,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 A.m≥n 。 式中:A——参加流水施工的同类型建筑的栋数; m——每栋建筑平面上所划分的施工段数; n——参加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数或作业班组的总数。; 【例】:一栋二层砖混结构,主要施工过程为砌墙、安板,(即n=2),每一施工过程持续时间均为4天,分段流水的方案如下(条件:工作面足够,各方案的人、机数不变):;;三、时间参数;施 工 进 度 (天); 3.计算方法: (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ti =Qi / (Si Ri a ) = Qi Zi / ( Ri a ) =Pi / ( Ri a) 式中:t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