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1).pdf
中考试题
考点自然资源概况
浙江省宁波某口罩厂从大连购买5万吨聚丙烯颗粒,用于生产医用外科口罩。
下图为口罩产销过程示意及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2020北京,10,1分)石油是()
A.可再生的森林资源
B.可再生的淡水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模拟试题
基础练
时间:20分钟
2021年,我国约11%的社会用电量来自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风光发电”已经
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下图为中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发展状况图。读图,完
1
成下面三题。
1.(2023朝阳一模)(改编)关于我国风力发电描述正确的是()
A.装机容量最大的省区是甘、宁
B.西北地区的省区装机容量大
C.装机容量最小的省区是江西
D.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
2.(2023朝阳一模)河北省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条件有()
①太阳能丰富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④雨热同期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3.(2023朝阳一模)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可以()
①减少全国用电量的需求
②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
③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A.①②③B.①②④
2
C.①③④D.②③④
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
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
三题。
4.(2023海淀一模)与使用煤炭供暖相比,利用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可推广至全国
5.(2023海淀一模)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是()
A.扩大石油等能源进口渠道
B.开发利用新的低碳能源
C.北方冬季燃烧煤炭取暖
D.海边城市均建设核电站
6.(2023海淀一模)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①乘坐私家车
②参加植树活动
③践行“光盘行动”
④自备购物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2023东城一模)珠江是我国流量第二的大河。下图为珠江流域图。阅读图文资
料,回答下列问题。
3
(1)珠江干流发源于(地形区),依次流经滇、黔、、粤4个省级行
政区域,注入海。
珠江通航总里程约为1.55万千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
水道”。
(2)试分析珠江航运便利的自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普者黑是珠江上游的著名风景区,当地的彝族、壮族和苗族等特色民族文化
吸引着四方游客。
(3)游客在当地可能看到的地方文化景观是。(单项选择)
香港水资源短缺。1965年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珠江支流)水至深圳、
香港,经扩建改造,目前供水量约占香港日常所需淡水量的80%,为香港的发展注
入了“生命之水”。
4
(4)香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双项选择)
A.面积狭小,储水困难
B.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C.农业发达,用水量多
D.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5)说出东深供水工程对香港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图
是我国2004—2020年能源消费占比构成图。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