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x
《安全管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s
课程名称:安全管理工程SafetyManagement
学时/学分:32/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行课程:安全原理、安全人机工程
责任单位: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了解近年来在工业生产领域内国内外常见的安全管理模式;掌握事故预防、控制的对策与方法,初步具备事故调查与处理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及能力如下:
目标1: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历史,明确安全管理的特点,为安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8学时)
目标2:掌握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深入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将安全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8学时)
目标3:掌握事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具备能够针对事故类型,提出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的能力。(8学时)
目标4:熟悉事故调查与处理的法律依据,并具备将其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8学时)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1.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历史,明确安全管理的特点,为安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2能够利用安全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设计满足安全与健康的需求的单元或安全工艺流程。
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文化概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目标2.掌握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深入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将安全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8.3能够在安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2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团队其它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团队的相关工作。
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管理领导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安全目标管理概述、安全目标的制定、安全目标的展开、安全目标的实施、目标成果的考评、系统安全管理概述、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安全行为基本理论、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
目标3.掌握事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具备能够针对事故类型,提出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的能力。
10.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就复杂安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1理解并掌握安全工程管理原理,并能应用于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化学事故及其应急预案、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事故的分类、事故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事故经济损失统计、事故的原因、调查的准备、调查的基本步骤、事故分析与验证、事故处理与调查报告、事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6σ安全管理、9S安全管理法、安全标杆管理。
目标4.熟悉事故调查与处理的法律依据,并具备将其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
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知识点:掌握安全管理的定义,了解安全管理的意义以及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能力点:掌握安全管理的内涵。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的意义教学难点: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知识点: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能力点:具备结合实例,应用安全管理学理论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安全文化
1.主要教学内容
安全文化概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知识点:了解并掌握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方法。
能力点:安全文化的内涵。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教学难点: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