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_CACM 1326.7-2019 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11约4.2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326.7—2019

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ryopreservationofAlpiniakatsumadaiHayataseeds

2019-10-17发布2019-10-17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1326.7—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种子采收及选择 2

4.1种子采收 2

4.2种子选择 2

5种子前处理 2

5.1活力 2

5.2含水量范围 2

6种子量保存 2

7种子冷冻方式 2

8恢复培养 3

8.1种子解冻处理 3

8.2冻后种子生活力检测 3

8.3萌芽成苗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BTB配制和保存方法 4

参考文献 5

T/CACM1326.7—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是药用植物顽拗性种子超低温保存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

——T/CACM1326.1药用植物顽拗性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通则;

——T/CACM1326.2白木香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3降香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4益智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5高良姜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6朱砂根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7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8化州柚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9樟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T/CACM1326.10两面针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琳、魏建和、郑希龙、李榕涛、王秋玲、何明军、金钺、顾雅坤、符丽。

T/CACM1326.7—2019

1

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种子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种子采收及选择、种子前处理、种子保存量、种子冷冻方式、恢复培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草豆蔻种子的超低温长期贮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版),2005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

为姜科(Zingiberaceae)山姜属(AlpiniaRoxb)植物,株高3m,叶片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其干燥近成熟种子性辛、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3.2

草豆蔻果实AlpiniakatsumadaiHayatafruits

果实为蒴果,圆球形,直径约3.5cm~4cm,外面密生粗毛。内有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cm~2.7c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

3.3

草豆蔻种子AlpiniakatsumadaiHayataseeds

草豆蔻的繁殖材料为完整种子,贮藏特性判断为顽拗性种子。种子表面灰棕色或浅褐色,卵圆状多面体,长3mm~5mm,直径约3mm,外被一层白色透明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

T/CACM1326.7—2019

2

3.4

种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