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月牙儿五更》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月牙儿五更》教学设计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月牙儿五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月牙儿五更》。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通过教授《月牙儿五更》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简谱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结合歌曲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学习《月牙儿五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情感,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愿。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正确识读《月牙儿五更》的简谱。
2.演唱歌曲时把握旋律的起伏和情感表达。
难点:
1.学生对简谱的识读不够熟练,容易出错。
2.学生在演唱时难以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简谱卡片和实物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简谱知识,提高识读能力。
2.通过范唱和分段练习,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走向和情感变化,逐步提升演唱技巧。
3.结合歌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提高演唱质量。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琴、音响设备、投影仪、电脑
-课程平台:音乐教学软件或平台
-信息化资源:简谱教学视频、歌曲《月牙儿五更》音频、相关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简谱卡片、教学挂图、音乐欣赏录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一首民族风格的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3.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简谱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用简谱演唱的民歌《月牙儿五更》,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讲解简谱知识,重点讲解音符、休止符和基本节奏。
-举例说明简谱的构成和读法。
-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练习识读简谱。
2.播放《月牙儿五更》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曲中的旋律特点。
-以段落为单位,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和情感变化。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学生跟随音乐,练习演唱《月牙儿五更》的第一段旋律。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2.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强化歌曲的节奏感。
-通过击掌、拍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掌握歌曲的节奏。
3.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歌曲中的场景和情感。
-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歌者,其他学生配合演唱和表演。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举例回答:
-歌曲中运用了哪些民族乐器?
-歌词中表达了哪些民族特色?
2.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技巧,举例回答:
-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如何通过演唱展现歌曲的节奏感?
3.学生讨论歌曲的创作背景,举例回答:
-《月牙儿五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首歌曲反映了哪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谱识读、歌曲演唱技巧、民族音乐文化了解。
-难点:正确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理解歌曲背景。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民族音乐,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演唱《月牙儿五更》,并尝试分析歌曲的民族特色。
备注:整个教学流程共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谱识读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识读《月牙儿五更》的简谱,掌握了音符、休止符和基本节奏的识读方法。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识读其他简谱歌曲,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歌曲演唱技巧掌握: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习了《月牙儿五更》的演唱技巧,包括正确的发音、节奏感、情感表达等。学生在课后能够模仿演唱歌曲,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演唱心得。
3.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加深:通过对《月牙儿五更》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创作背景和民族特色。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探索其他民族音乐,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会了如何鉴赏音乐作品,包括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学生在课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5.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