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pptx
必修2《经济与社会》二考复习民事权利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
考向导引课标要求质量描述水平等级2.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含义、内容、原因。水平12.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内容、关系。水平23.明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要求。水平2
(20251浙江)8.下表是2023年我国对部分国家(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及增长速度国家/地区比上年增长(%)进口额(亿元)比上年增长(%)欧盟-5.3198334.6美国-8.111528-1.8日本-3.511309-7.9俄罗斯53.9909318.6印度6.5130112.2南非4.422453.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②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已失效③我国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④国际格局复杂演变,供给端和需求端出现新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1浙江)6.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①新质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1月浙江)6.当前,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催生出许多新行业和新业态,让生产生活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深化。新技术革命①让教育失去公共产品属性??????②必然导致各种就业岗位数量减少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④有助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P19名词点击: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物品时,并不会减少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物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该物品,或者说要阻止他人免费享用该物品的代价非常大。P35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20251浙江)25.我国林业已逐步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原有的家庭承包经营由于林地规模小与碎片化,制约了林业规模化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某地坚持承包权微调,经营权灵活调整,采取成片托管、零星赎买、差价交换等形式,实现以村民组为单位的整组山场置换,将零散“小山”换成连片“大山”,达到了减少地块、整合连片的目的,推动了林地集约化整合、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经营效率。该地从产业最底层实现变革,为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保障了林农切身利益。(2)为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人建议该地延伸产业链(如发展林下种养业、林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请分别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建议的合理性。(6分)◆探究与分享:针对某市郊区的乡村经济发展,专家建议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要搞好农作物种植(第一产业),而且要进行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要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业观光(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专家的建议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1)结合材料,说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2)联系实际,为发展特色乡村经济提出具体建议。
1.知识:依据课标、经济术语和时政术语的理解、模块知识的融合等;2.逻辑:材料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关系、解释推理与论证、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3.能力: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合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注重教材探究与分享、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综合探究等隐形考察。近三次浙江选考考查共性
请画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①?以人民为中心?②构建新发展格局??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④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⑤贯彻新发展理念?⑥坚持绿色发展⑦构建高水平全面开放体系?⑧推动高质量发展?⑨坚持扩大内需?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