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教学实录.docx
高中通用技术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实录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通用技术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使学生能够理解闭环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干扰与反馈机制。
2.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干扰源和反馈策略,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系统中提取关键信息。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尝试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4.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
-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控制器如何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执行机构,以达到稳定控制的目的。
-分析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如噪声、负载变化等,以及如何通过反馈机制减少这些干扰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反馈环节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复杂系统中的干扰与反馈的相互作用,包括如何识别干扰源和设计有效的反馈策略。
-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测量反馈信号,导致对系统性能评估不准确,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测量技巧。
-在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时,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平衡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闭环控制系统模型、传感器、执行机构(如电机)、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据采集器
-课程平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平台,用于展示教学视频和在线讨论
-信息化资源:闭环控制系统动画演示软件、相关教学课件、在线实验指导手册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工业生产中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自动门的开关、电梯的控制等。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闭环控制系统?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思考闭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内容做铺垫。
2.新课讲授(20分钟)
-重点一: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5分钟)
-解释闭环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如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
-举例说明闭环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恒温器、自动洗衣机等。
-重点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0分钟)
-通过动画演示,展示控制器如何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执行机构,以达到稳定控制的目的。
-分析反馈信号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强调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
-重点三:干扰与反馈机制(5分钟)
-讲解干扰因素(如噪声、负载变化)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影响。
-介绍如何通过反馈机制减少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
3.实践活动(15分钟)
-活动一:学生分组,每组利用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搭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模型(5分钟)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系统在不同干扰下的响应,分析反馈机制的作用(5分钟)
-活动三:小组讨论,总结如何设计反馈策略以减少干扰,提高系统性能(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举例回答:
-举例说明干扰因素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影响,如温度波动对恒温器的影响。
-讨论反馈策略的设计,如如何调整控制器参数以适应负载变化。
-分析反馈机制在提高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如通过负反馈减小噪声干扰。
5.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强调闭环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回顾教学重点和难点,如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干扰与反馈机制。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反馈策略设计的能力。
用时总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学生能够区分正反馈和负反馈,并了解它们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识别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并理解如何通过反馈机制减少干扰。
2.技能提升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学生能够分析系统在不同干扰下的响应,并设计反馈策略以减少干扰。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以调节室内温度。
3.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