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方言单字调学实验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城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汉语言文学
盐城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摘 要:江苏盐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方言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以盐城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得到盐城方言市区片的单字调格局:市区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调型为高降调、降升调、平调、中升调和高促调,调值分别为阴平41、阳平214、上声45、去声35和入声5。
关键词 :盐城方言 单字调 声学语音 五度值
传统的方言声调研究主要依靠耳听手记的方法,调值的判断随意性较大,疏漏与错误也在所难免。实验语音方法引入后,可以更直观、准确地展示声调的调型和调值。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盐城方言中片——市区方言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实验值与传统值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结果更加切合盐城方言单字调的实际情况。
一、盐城方言研究概述
(一)盐城的地理位置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南接南通市,西连淮安市,北至灌河,与连云港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盐城是江苏省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市,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二)盐城方言研究现状
盐城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官话的典型特征。盐城方言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入声;二是古入声字今读入声,不分阴阳;三是古仄声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白读时送气,文读时不送气。
盐城方言内部也有地域差异,苏晓青(1993)将其分为东南片(以歩凤为代表),中片(以市区为代表)和西北片(以龙冈为代表)。西北片基本保留了江淮官话洪巢片的特点,中片已经对混合性的语言特征有所反应,如部分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送气,而东南片反应尤为明显。
对于盐城方言的声调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苏晓青(1993)指出盐城方言的声调有两个特点:一是入声不分阴阳,收喉塞尾;二是部分古浊声母去声字、全浊声母上声字,今文读去声,白读阴平,其中尤以古次浊声母去声字最为多见。除了对盐城方言声调特点进行描述外,苏晓青(1992)还将盐城方言的语音与北京语音进行对比,拟出了盐城方言五个声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31、阳平213、上声54、去声35、入声5。蔡华祥(2011)指出,盐城方言歩凤片的声调调值分别为阴平31、阳平213、上声33、去声35、入声5。
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盐城方言的调类各家意见比较统一,调值方面却各执一词。前人研究声调的方法多为传统记音,没有通过实验的方法量化分析,存在误差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引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盐城方言的声调进行更加科学化的分析。本文认同苏晓青(1993)对盐城方言的分区,并将中片——市区方言的声调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
二、实验目的、材料、方法
(一)实验目的
用Praat标注盐城方言声调,并制作盐城方言声调调值的折线图。综合图表数据和音感,正确标示盐城方言声调调值。并通过整个实验,感知盐城方言声调基频值和五度值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
1.实验例字
根据《方言声调采录底本》选定本次语音实验用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每个声调取样字14个,合计70个样字,具体实验用字见表1。所选例字是盐城方言中的常用字,较易发音和测量。
2.发音合作人
张明娟,女,50岁,保险公司员工,世居盐城,曾短期外出开会、旅游,会说不标准的普通话。
三、实验过程
(一)获取并整理音频
运用Adobe audition1.5声音处理软件进行语音录入,采样率为44100hz,单声道,16位数据。将录入的音频按五个调类分别整理好保存为.wav格式,并在Pratt软件中对各个音档的文件进行调域设置和基频处理,保证实验的准确客观。
(二)标注音频
标注音频是本次实验的核心步骤,需要标注两层,以便后期提取数据。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层标注用汉字表示,其中声调用数字表示,1标注阴平,2标注阳平,3标注上声,5标注去声,7标注入声。第二层标注声调承载段,先将声母和韵母进行切分,采用的是人耳感知与观察三维语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听辨声母与韵母的分界处,并结合语图声韵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声母和韵母进行较细致的划分,之后再对韵母进行细分。本次实验选择韵母段进行标注,韵头去掉一个测量值,从第二个测量值开始标注,韵尾去掉两个测量值,以倒数第三个测量值结束标注。因为韵头、韵尾的测量值易受干扰,出现数据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本次实验将弯头和降尾排除在外。
(三)提取并处理数据
提取数据:用Praat打开“提取音节或声韵母的音高数据”脚本,将其指数数值改为2,提取第2层的数据,测量点的个数改为10,运行脚本,得到阴平的音高数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