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线的温度声光报警系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红外通信的声光报警系统
设计要求
1) 包括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系统,数字显示系统,报警系统等
2) 测量系统的性能特点等
3) 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及控制。
二.方案介绍
本设计方案是通过温度传感器12b20采集温度数据,单片机a接收到温度数据后,通过红外发射管发送出去,单片机b通过红外接受管hs0038b接收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得到温度信息,最终来实现声光报警系统的功能。
各模块功能介绍
1.红外发送模块
在实际的通信领域,发出来的信号一般有较宽的频谱,而且都是在比较低的频率段分布大量的能量,所以称之为基带信号,这种信号是不适合直接在信道中传输的。为便于传输、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有效的利用带宽,通常需要将信号调制到适合信道和噪声特性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输,这就叫做信号调制。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原来的基带信号。 本方案参考普通电视遥控器38k载波,来对信号进行调制。 38k载波通过单片机定时来实现。
2.红外接收模块hs0038b
正常的通信来讲,接收端要首先对信号通过监测、放大、滤波、解调等等一系列电路处理,然后输出基带信号。但是红外通信的一体化接收头 HS0038B,已经把这些电路全部集成到一起了,我们只需要把这个电路接上去,就可以直接输出我们所要的基带信号,及温度数据。
3.温度传感器18b20
单片机可以通过 1-Wire 协议与 DS18B20 进行通信,最终将温度读出。 1-Wire 总线的硬件接口很简单,只需要把 DS18B20 的数据引脚和单片机的一个 IO 口接上就可以。通过查看该芯片时序图,用编程方式读取温度。
4.数码管
本方案采用的是八段共阳极数码管,通过动态扫描方式显示数据。
5.蜂鸣器
采用无源蜂鸣器,给输入引脚接上不同频率的方波,可以产生不同音阶的声音。本实验采用1000hz。
方案设计过程
红外发送编码参考了nec协议并稍作修改。定义了起始码为9ms低电平和4ms的高电平。低电平‘0’定义为1ms的低电平和1ms的高电平,高电平‘1’定义为1ms的低电平和3ms的高电平。38k载波采用定时器0的8位自动重装模式,初值0xf4。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示波器测量发送接收的波形,基本一样,没有误差。收发有效距离为1米,超过1米数据显示错误,本方案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实验源程序
发送 main.c
#includereg52.h
sbit CarryWave = P1^7;
sbit ir_send = P1^6;
void TransData(unsigned char _data);
void CarrierWaveInit(void);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t);
void ConfigTimer0(unsigned int ms);
void TransData2(unsigned char _data2);
extern bit Start18B20();
extern bit Get18B20Temp(int *temp);
bit flag1s=0;
bit res=0;
int temp; //读取到的当前温度值
unsigned char T0RH = 0; //T0重载值的高字节
unsigned char T0RL = 0; //T0重载值的低字节
unsigned char intT,decT;
void main()
{
EA=1;
PT1=1;
ConfigTimer0(1) ;
CarrierWaveInit();
Start18B20(); //启动DS18B20
while(1)
{
TransData(intT);
TransData2(decT);
if (flag1s) //每秒更新一次温度
{
flag1s = 0;
res = Get18B20Temp(temp); //读取当前温度
if (res) //读取成功时,刷新当前温度显示
{
intT = temp 4;
// intT=intT/16+intT%16; //分离出温度值整数部分
decT = temp 0xF; //分离出温度值小数部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