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猝死与心肺复苏 BLS and ALS课件.ppt

发布:2019-05-25约9.32千字共1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亚低温治疗 * * 体表降温:降温毯、降低室温、湿毛巾风扇、酒精擦浴、冰袋覆盖 头部降温:冰帽、颈部 * * 血管内亚低温治疗 * * * * ECMO 起搏时间: 起搏频率:60次/分 起搏电流: 同时坚持有效胸外按压有效表现 起搏信号后有宽度≥0.14s的QRS波后有T波 触及股动脉搏动并量出血压 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建立静脉通道给药应并举 体外无创心脏起搏 * * 提高复苏成功率关键 完善EMSS。 规范和普及CPCR急救技术,应正确培训定期复训,务必掌握要领。 除颤操作应训练。 加强公众自救互救的意识。 * 心搏骤停能否存活的预测因素 心搏骤停立即被发现(现场目击者) 开始CPR时间 开始除颤的时间 开始ALS的时间 心搏骤停开始的心电类型 * 诊断脑死亡检查方法 阿托品试验 变温试验 脑电图 脑超声图 *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大脑反应消失 脑发射消失 无自主呼吸 出现平波脑电图 脑循环停止 * 【预防】 1. 院外 2. 高危人群识别 AMI:广泛前壁、并糖尿病、并严重AVB、并泵衰、再次心梗、多发性、高龄女性、梗死后心绞痛、并室壁瘤、心肌纤维化 恶性心律失常:持续室速、扭转型室速 * 潜在心律失常 室早二联律、R ON T、多源性、连发伴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型房颤 特别重视的临床情况 首发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胸闷时ECG示ST段明显水平型压低;室壁瘤、心肌纤维化疤痕、ECG示QS波、ST段明显抬高、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EF≤40% * 3. 保健与宣教 冠心病人应医疗监护、戒烟、限酒、治疗高血脂、控制高血压、情绪稳定、不过饱、减肥、适量运动 4. 药物干预 β阻滞剂、抗凝剂(阿司匹林、潘生丁)、ACEI制剂应用、硝酸酯类制剂、降脂类 * 小结 心跳骤停的诊断 C-A-B 高级生命支持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 谢 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 广东省毒蛇伤救治中心 梁子敬163.com * 关于开胸心脏按压 一般创伤复苏时用 * 高级生命支持(ACLS) 复苏后心血管处理注意问题 ①心搏骤停后的心功能不全类似于心肺旁路术后“心肌顿抑”。 ②有实验表明,多巴酚丁胺、氨利农、米利农对复苏后期有益,但应慎用。 ③为避免复苏后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应选用适当心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利农、米利农的有益作用缘于其增加正性肌力、扩血管和提高心排血指数。 ⑤多巴酚丁胺剂量不宜过大(初始量为5mg·kg-1·min-1), 以免出现心动过速。 ⑥复苏后心功能不全者以应用降低后负荷和扩血管药优于使用血管收缩剂,以免增加心肌耗氧使心排血量降低。 * 复苏用药 目的 CPR期间稳定循环、改善生命器官的灌流 电击除颤辅助用药 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再发 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无力、提高心肌兴奋性 维持代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复苏 * 复苏用药 时间 首要:CPR、电击除颤、气道管理 次要:药物 途径 肘前或颈外静脉, 推药后推注0.9%NS 20ml冲洗, 肢体抬高10~20秒, 效果不好时,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 * 复苏药物 心三联× 新三联× 现在用药(盐酸肾上腺素) 心内注射 × 静脉给药 气管树给药× * * * 肾上腺素 最古老,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兼有α及β受体的兴奋作用。其α受体作用可使全身外周血管收缩(不包括冠状血管及脑血管),进而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心肌及脑的血液灌注,促进自主心搏的恢复 * 肾上腺素能受体 受体 组织 反应 α1 心脏、平滑肌(胃肠道) 收缩力 α2 血管平滑肌 收缩力 β1 心脏 收缩力 β2 平滑肌(血管、支气管) 舒张 * 肾上腺素 α 受体作用 外周血管阻力 心、脑血流 复苏成功率 * 肾上腺素 β 受 体作用 心肌耗氧量 室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复苏成功率 * 肾上腺素应用剂量 标准剂量:1mg 每3-5分钟1次 大剂量 * 血管加压素 一种储存与垂体后叶的激素,血管加压素是一种强力的非肾上腺素性血管收缩剂,它能直接兴奋平滑肌V1受体和 / 或增强血管对内源性儿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