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遗传病-2025年高考生物重点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原卷版.pdf

发布:2025-04-09约1.45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四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题型梳理

【题型1遗传的基本规律】

【题型2致死效应”或“不育效应”】

【题型3人类遗传病】

【题型4基因定位类问题分析】

【题型5育种方】

►举一反三

【题型1遗传的基本规律】

【紧扣教材】

1.遗传题“解题四步法”:定性、定位、定型、定率

2.解题基础:

(1)判断基因显性的方法

①相对性状亲本杂交一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该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一子代发生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性性状

③“子同母性状,女同父性状”现象一“同”x“异”显

2()判断一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

①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

②根据测交实验的结果判断

【题型突破】

【例1】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

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o正常男性、女性

■•患甲病男性、女性

酸。患乙病男性、女性

A.甲病为常染色体性病

B.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与表型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459

D.若需判断乙病遗传方式,可选择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设计的探针与L、II3个体进行核酸杂

【变式1-1】某单基因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家系遗传结果如下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可能在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C.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D.若父亲为纯合子,则外祖母为杂合子

【变式1-2】水稻为一年生植物,其花非常小,去雄非常困难。袁隆平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系(花粉不育)野

生稻,从而解决了该问题。水稻花粉可育与否由核基因A/a以及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只有S基因与a

基因共存时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与a以及N与S基因之间分别互称为等位基因

B.利用S(aa)与N(aa)正反交,则正反交产生子代数量基本相同

C.基因N/S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基因A/a与N/S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雄株S(Aa)与雌株N(Aa)杂交,F1中基因型为N(AA)的植株占1/4

【变式1-3]研究发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甲x6乙-Fi呈甲性状

实验二:6甲乙一F1呈乙性状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为解释这一现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该对性状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甲为显性性状,个体的性状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不受自身

基因型的支配,即母性效应。

假说2该对性状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即细胞质遗传,特点为母系遗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母性效应和细胞质遗传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将实验一的Fi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则假说2正确

C.将实验二的B自交得到F2,若F2全为甲性状,则假说2正确

D.将C选项中F2自交得到F3,若F3出现3:1的分离比,贝IJ假说1正确

【题型2致死效应”或“不育效应

【紧扣教材】

1.胚胎致死或个体致死

①显性纯合致死A(A和BB致死或者AA或BB致死)

②隐性纯合致死双(隐性致死或单隐性致死)

2.配子致死或配子不育

AaB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