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临床意义.ppt

发布:2018-12-05约4.25千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列腺癌 Gleason 分级系统的临床意义 鹰潭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李贵春 A 列腺切除标本切片的低倍镜,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生部位。 B 前列腺切除标本的计算机重建图象,癌组织呈典型的多灶性分布 前列腺的大体标本切面图 低倍图: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 高倍镜下图:肿瘤细胞为单一类型的细胞,极向紊乱,没有基底细胞层。 A 分化好的癌组织,细胞核具轻微非典型性。 B 前列腺腺癌腺体内顶浆分泌样细胞浆形成突起。 细胞质特征 前列腺腺癌的腺腔边界清楚,彼此分离,腔面光滑,无乳头状不平的胞质起伏.相反,良性腺体的腺腔表面不规则,形态复杂. A 腺癌伴有蓝染粘液性分泌物。 B 腺癌的腔缘平直、僵硬,可见致密粉染分泌物。 腔内特征 低级别的前列腺癌的一个 较常见的特征是可见前列腺类晶体。 注意:高级别前列腺癌中不常见. 腺腔内的类晶体 另外前列腺癌有三种特异性特征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指征,目前尚未在良性前列腺腺体中见到,这三种特征是: (1)神经周围侵犯(其他上皮器官中神经周围上皮的生长并非癌的特征); (2)粘液样纤维组织形成; (3)形成肾小球样结构。 特征之一 肿瘤侵犯神经周围 特征之二 粘液样纤维小体 特征之三 肿瘤细胞形成肾小球样结构 免疫表型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由于 PSA是特异性较高的前列腺腺上皮细胞的标记物,大多数前列腺癌均表达PSA,因此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注意 PSA检测的诊断价值在于可将前列腺腺癌与其他侵犯前列腺的继发性肿瘤区别开来,并确定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是否来源于前列腺。 A 前列腺腺癌表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腔面强表达。B 腺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染色阳性。 2、34βE12(角蛋白-903)由于前列腺腺泡细胞增生伴基底细胞层完全消失是浸润性前列腺癌的重要诊断指标,且在HE切片中基底细胞难以辨别,因此有助于将浸润性前列腺癌与类似的良性病变(如腺体的萎缩、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硬化性腺病)相鉴别。 注意 在少数良性腺体中基底细胞层可不连续或不明显,因此对小灶状的腺体其基底细胞层完全消失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恶性的指标。 34βE12(角蛋白-903) 上皮有增生,但基底膜较清晰完整。 3、P63 一种核蛋白 P63与高分子角蛋白在诊断前列腺癌时具有相似的应用意义,而P63的优点是: ①可标记34βE12 阴性的基底细胞; ②由于染色结果可使细胞核呈强阳性,且背景低因此阳性结果易于鉴别。 注意:对于少数腺体,用34βE12 染色结果来说明基底细胞的存在或缺损具有局限性,可应用P63,并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判断。 P63染色阴性,注意邻近的良性腺体基底细胞核呈阳性 组织学亚型 萎缩性 假增生型 泡沫状腺体型 印戒细胞型 嗜酸细胞型 淋巴上皮瘤样型 肉瘤样型 ★Gleason分级系统 Gleason分级的临床意义 当前列腺癌诊断确立后,临床医生并不能满足于单纯的从病理报告中所提供结果来掌握病人的预后因素,而必须从癌的分级及分期中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Gleason将主要原发病变区和继发病变区分为1~5级(2~10分),再将临床分期也评为A期1分、B期2分、C期3~4分、D期5分。最后组织学分级评分与临床分期评分相加(3~15分)。根据他的随诊结果,评为4~6分者,没有一例发生癌死亡,评为4~8分者有8/202例(0.039%)发生死亡。因此病理报告中的Gleason评分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预后评判意义。 此系统根据腺体的结构进行分级,它不考虑细胞核的异型性改变。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前列腺癌分级系统,Gleason分级系统划分了5种组织结构形式/分级,其分化程度递减。 Gleason1~3级的前列腺癌,所有腺体保留上皮极性,可见腺腔; Gleason4级时,部分上皮细胞极性正常极性消失; Gleason5级时,上皮细胞极性几乎完全消失,仅偶尔可见腺腔。 Gleason评分系统示意图 Gleason 1级前列腺癌 由密集排列的、彼此分离的腺体构成界限非常清楚的肿瘤结节,不侵犯周围的良性前列腺组织,腺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似, Gleason 1级前列腺癌极为罕见。 境界清楚的前列腺癌结节 境界清楚的前列腺癌结节,腺腔内可见许多类晶体 Gleason 2级前列腺癌 由圆形或卵圆形腺体构成,边缘整齐,腺体排列较疏松,腺体之间在大小及形态上的差异比Gleason 1级前列腺癌明显。可见到肿瘤性腺体在周围非肿瘤性前列腺组织中有微小浸润。通常见于移行区的前列腺癌。 Gleason 2级前列腺癌 Gleaso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