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安全)浅谈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docx

发布:2020-10-26约2.6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浅谈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 “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就是工程进度 ”等理念已成为上至中油集团,下到石油化工建设施工企业各级领导的共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规范系统详尽,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系统清晰明确,新的 安全技术、安全手段不断得到实际应用, HSE体系也得到大力推广。尽管如此,施工生产中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有关资料显示, 90%的事故是由 “人 — 机”系统中 “人 ”引起的, “人”的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做好 “人”的工作是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沟通 安全管理工作强调全员参与,要求 “人人、时时、事事、处处 ”讲安全。同时安全管理部门要有很强的系统性,靠安全一个部门是不能做好安全工作的,必须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的团体。石油报一 篇《你想找挨罚呀?》 的文章表扬了某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监督员, 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安全管理的现状和误区。安全经济学安全功能函数表明, “安全不能改变系统本身创造价值,而是保证和维护系统价值功能来实现安全自 身价值 ”,因此项目部的生产安全管理者首先要转变作风,认识到安全工作不是由安全管理部门独立完成,而是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沟通,主动、及时地与各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和信息共享,遇到 问题主动、谦虚地向各部门请教, 用行动赢得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将各业务部门硬性规定的安全职责变成习惯,发掘部门的执行动力和潜力。 同时,要积极与一线操作人员沟通交流, 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动职工执行安全生产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穿透力;与分包单位紧密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技术、 设备、人员情况,并及时作出预防性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部安全管理轨道,培养和提高他们执行安全制度规范的能力。 要改变 “以罚代管 ”的工作方式。孟子曰: “以善养人,然后服天下。 ”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和预防工作,使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罚款只是一种严格管理的手段,频繁罚款只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造成工作的被动,增加安全管理者与员工、分包单位的隔阂,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 “负刺激 ”要使用但是绝对不能频繁。作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者,要加强沟通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式,安全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二、细致入微、踏踏实实工作 俗话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生产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生产安全工作需要细致入微、踏踏实实 的工作作风, 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安全管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工种和职工队伍配备不同的讲课资料, 由有经 1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验和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授课,深入人心、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针对项目管理特点和分包管理所带来的 “一 次性 ”、“临时性 ”、“分散性 ”、“流动性 ”等问题, 严格资质审查, 对在资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特别是 “三工 ”(民 工、临时工、劳务工 )情况,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未雨绸缪,把工作做细、做到前面;对风险评估、施工 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重大危险点源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要反复讨论、论证、细化,象国家立法机 构通过法律一样进行 “三读 ”,利用 “沙盘推演 ”的方法紧盯工程进度,分析每一项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每 一项施工开始前,要同技术、工程部门以及操作工、和现场安全监管员实地查看,对安全措施进行现场再确认, 确保万无一失,现场监管人员必须养成对操作工操作前进行 “最后一分钟 ”询问的习惯;细化现场监管员每一天每 一点的工作,在生产管理部门内部形成一整套 “实施、检查、整改、提高 ”循环制度,确保自身工作无差错。细致 入微、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应该成为安全管理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以严细的作风、 细致踏实的工作确保安 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要将心理学运用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 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是对人的管理,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应该掌握基本心理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 技巧和水平。 安全心理学是探讨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安全生产管理者自觉地把安全生 产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动机和心理诉求, 把安全管理从事中事后的被动控 制变成事先的分析、预测、控制。石油化工建设施工企业的员工,常年生活工作在外埠工地,远离亲人和家庭,工作脏、苦、累,工作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给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该适 时地对员工个体和团体进行必要的心理援助 ( EAP),根据职工个体和团体情况, 制定合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