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机械制图课件第四章零件图.ppt

发布:2015-12-28约7.39千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数字与字母高度 符号的线宽 高度H1 高度H2 2.5 0.25 3.5 8 3.5 0.35 5 11 5 0.5 7 15 7 0.7 10 21 10 1 14 30 轮廓线的线宽d 0.35 0.5 0.7 1 2.8 2 1.4 14 20 1.4 20 2 28 60 42 d? H1 H2 (3)表面粗糙度有关内容的注写位置 粗糙度间距 参数值( μm) 取样长度(mm) a1 a2 b c/f e d 粗糙度高度参数 代号及其数值( μm) 加工余量 (mm) 加工纹理方向 加工要求; 表面处理及其它说明 3.1.4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1)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2)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大小方向与尺寸数字的大小方向一致。 12.5 3.2 12.5 3.2 12.5 3.2 12.5 3.2 30° 3.2 3.2 30° 12.5 12.5 各倾斜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的注法。 1.6 1.6 1.6 1.6 30° 1.6 1.6 30° 1.6 1.6 1.6 1.6 1.6 在指引线上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时,均按水平方向标注。 代号中数字的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以统一标注在图纸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代(符)号的大小应是图形上其它代号的1.4倍。 其余 6.3 当零件所有表面为同一代(符)号时,可在图形右上角统一标注,其代(符)号应比图形上的代(符)号大1.4倍。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可用细实线连接起来,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只注一次。 其余 可标注简化代号,但要在标题栏附近注明这些代号的意义。 轮齿表面粗糙度代(符)号注在分度圆(线)上。 Rz Rz 螺纹表面粗糙度代(符)号住在尺寸线或其延长线上。 3.2 尺寸公差与配合 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要求零件具有互换性,即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3.2.1 相关术语及定义 (1)基本尺寸: (2)实际尺寸: (3)极限尺寸: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最大的为最大极限尺寸,最小的为最小极限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20 +0.023 +0.002 40 +0.039 0 上偏差 +0.023 公差 0.023-0.002=0.021 下偏差 +0.002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Φ20.002 Φ20.023 + - 0 Φ20 +0.002 下偏差线 +0.023 上偏差线 公差 +0.021 孔和轴的上偏差分别以ES和es表示;孔和轴的下偏差分别以EI和ei表示。 (4)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ES EI ei es (6)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标准化数值 (见表 GB/T 1800.3-1998 )   标准公差按基本尺寸范围和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分20个级别,即IT01、IT0、IT1至IT18。随着IT值增大,精度依次降低,公差值也由小变大。IT01~IT11用于配合尺寸,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 (5)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下偏差 (7)零线: 基本偏差系列图   在公差与配合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它的偏差为零。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当零线沿水平方向绘制时,正偏差在其上方,负偏差在其下方。 (8)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下偏差极限值的两条直线所确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简称公差带。它可以表示尺寸公差的大小和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9)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上,则下偏差为基本偏差;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下,则上偏差为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规定轴和孔各有28个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轴的基本偏差a~h为上偏差,j~zc为下偏差,js的基本偏差为(+ —)或(– —); 孔的基本偏差A~H为上偏差,J~ZC为下偏差,J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