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调技艺》 教案 任务2.5 刀工刀法.doc
《中式烹调工艺》教案
教学内容
项目四精加工技能
任务2刀工刀法
检查签字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的
1、刀法的分类。
2、掌握各种刀法,并能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运用各种刀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刀法中各种刀法操作方法及适用原料。
难点:各种刀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方法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刀工是厨师手工工艺中的重要技艺之一。刀工是把烹调原料加工成符合烹调的各种形状的运刀方法。刀法指对原料切割的具体运刀方法。依据刀与原料的接触角度,分平刀法、斜刀法和直刀法。
一、直刀法
直刀法指刀刃运行与原料保持直角的一切刀法,切时直上直下,成形原料精细、平整规一,故行业中叫“切”或“剁”。直刀法是刀法中较复杂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类刀法。依据用力程度可分为切、剁、排3类。
(一)直刀法:是刀刃朝下与墩面或原料平面成垂直运动的一类刀法。
(二)按用力的大小和手、腕、臂膀运动的方式分:①切、②剁、③砍
1、切
切是刀锋先与原料接触,再用力将原料切断。适用于植物性和动物性无骨原料。
根据运刀方向的不同分:①直切、②推切、③拉切、④锯切、⑤铡切
(1)直切
概念:直切又称跳切,是运刀方向直上直下的切法。
适用范围:脆嫩的植物性原料(黄瓜、莴笋、萝卜、藕等)
(2)推切
概念:推切是运刀方向由刀身的后上方向前下方推进的切法。
适用范围:韧性的原料(猪肉、牛肉、大头菜、胡萝卜、肝类等)
(3)拉切
概念:刀的着力点在前端,运刀方向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拖拉。
适用范围:体积薄小、质地细嫩并易裂的原料(鸡脯肉、嫩瘦肉等)
(4)锯切
概念:锯切又称推拉切,是推切和拉切的交替运用。
适用范围:质坚韧或松软易碎的原料(面包、火腿、回锅肉等)
(5)铡切
概念:铡切是刀与原料或菜墩垂直,刀的中端或前端部位要压住住原料,然后再用力压切下去。
方法:①交替铡切,②击掌铡切,③平压铡切
适用范围:带壳、体小圆滑、略带小骨的原料(花椒、熟蛋、烧鸡等)
对于(直切、推切、拉切、锯切)切法,要求:
①右手持刀稳,手腕灵活,运用腕力,稍带动小臂,下刀要垂直,不能偏里或偏外。
②左手轻轻按稳所切原料。
③两手须密切配合。右手随左手移动均匀下刀,每刀下去须将原料切断。
(6)滚切
概念:原料有规律地滚动,其刀法视原料的性状而采取跳切或推切。
(7)翻刀切
概念:是以推切为基础,一刀断开原料后或切几刀后,刀刃顺势向外偏倒的一种手法。
2、剁又称斩
操作特点:切割原料时,刀锋与原料不接触,借助刀向下的冲力将原料斩断。
分类:①单刀剁②双刀剁
(1)单刀剁又称直剁
适用范围:剁带小骨或较硬的原料
(2)双刀剁又称排剁
适用范围:加工无骨软性原料
3、砍又称劈
概念:指运用臂力持刀猛力向下断开原料的方法。
适用范围:有骨或坚硬的原料
分类:①直砍(直刀劈)②跟刀砍
(1)直砍:一刀下去就砍断的砍法
(2)跟刀砍:将刀刃先稳嵌进要砍原料的部位,刀与原料一起起落。
二、平刀法
平刀法指刀刃运行与原料保持水平的所有刀法,成形原料平滑、宽阔而扁薄,故行业中叫“片”或“批”。依据用力方向,平刀法有平批、推批、拉批、锯批、波浪批和旋料批诸法。平刀法的运刀要用力平衡,不应此轻彼重,而产生凸凹不平的现象。
1、平刀片
操作方法:原料平放在墩头上,使刀与墩面平行,左手自然张开轻轻按稳原料,右手执刀,将刀刃中端从原料的右端一刀平片至左端断料。
适用范围:软性细嫩的原料(豆腐、猪血、肉皮冻等)
2、拉刀片
操作方法:原料平放,刀与墩面平行,运用向里的拉力,原料从刀腰进刃向刀尖部移动断离。
适用范围:韧性稍强的原料(鸡脯肉、猪腰、猪肝等)
3、推刀片
操作方法:原料平放,刀与墩面平行,运用向外的推力,原料从刀尖、刀刃向刀腰移动断离。
适用范围:脆嫩蔬菜(黄瓜、莴笋、榨菜等)
4、推拉刀片
操作方法:是推拉片的结合
适用范围:韧性较强或易碎的原料(胡萝卜、猪耳朵等)
三、斜刀法
斜刀法指刀刃运行与原料保持锐(钝)角的一切刀法,成形原料具有一定坡度,以平窄扁薄的料形为最终料形,故行业中叫“斜批”或“斜片”。依据运刀时刀身与砧墩的角度,斜刀法有正斜刀与反斜刀之分。斜刀批料较为一致、平稳,故一般上好原料皆用斜刀批片。如果说平刀批的片大多数还需进一步切割成更小料形,那么,斜刀片则一般无需再切割。
(1)斜刀拉片(又称斜刀片或正刀片)
使用这种刀法操作时要求刀身倾斜,刀背朝右前方,刀刃自左前方向右后方运动,将原料片开。(续:这种刀法是刀倾斜片入原料的,加工出片的面积比直刀切的横截面要大一些,因此对厚度较薄,成型规格片的面积要大的原料尤其适用。如加工青鱼片时,鱼肉的厚度达不到成型规格,就可以用此刀法。)
适合原料:适用于片一些质地松软或带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