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导学案.docx
市第一中学课堂导学案(高三年级生物学科)时间:2024年10月日主编教师:编号:必修2册
第29讲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班级:姓名:
任务一阅读导与练,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备知识梳理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正误辨析]
1.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2.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同的。()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4.支配内脏的神经都是脊神经。()
[教材微点思考]
1.(P20正文拓展)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髓鞘可防止神经冲动传导时的电流扩散,由此可知神经胶质细胞起什么作用?
2.(P19“图22”拓展)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都是相反的吗?
课堂巩固练习
1.(2023·辽宁铁岭月考)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脊髓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②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都能够接收信息并能传导信息③树突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轴突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④轴突和树突末端均有细小分支,遍布人体全身⑤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⑥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2024·福建厦门月考)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之时,在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激动万分。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
B.人处于激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当人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任务二阅读导与练,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必备知识梳理
1.反射与反射弧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3.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正误辨析]
1.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2.条件反射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
3.一个完整的反射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
4.直接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教材微点思考]
1.(选择性必修1P23正文拓展)给某患者做膝跳反射实验,患者无感觉,但是小腿能迅速抬起,反射弧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2.(选择性必修1P24“图25”拓展)“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课堂巩固反射与反射弧
1.(2024·山东青岛期中)去脑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常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右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将破坏前后的反应结果记录如下:
刺激
部位
发生的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右后肢均收缩
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右后肢均收缩
左、右后肢
均不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不可能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 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2.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为传出神经,c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纤维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D.牵涉痛属于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3.(2023·北京卷)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
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
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4.下列对条件反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条件反射需要低级中枢和大脑皮层共同参与
B.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其消退与学习无关
C.条件反射的维持只需要通过条件刺激来强化
D.条件反射是后天才获得的,因此其数量有限
任务三阅读导与练,完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必备知识梳理
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3.人脑的高级功能
[正误辨析]
1.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无法进行。()
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