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星期X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秘而又充满奥秘的地方——太空!让我们一起走进《太空一日》这篇课文,感受太空旅行的奇妙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在本课《太空一日》的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和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将学习到太空探索的科学知识,激发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提升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此外,通过写作和讨论,学生将锻炼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同学们经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对地球、月球等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宇宙的广阔和神秘也产生了兴趣。在阅读方面,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文字描述想象出具体的画面。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本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对太空探索尤其感兴趣。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获取信息。学习风格上,既有喜欢独立思考的同学,也有偏好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太空一日》这篇课文时,部分同学可能对其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如“轨道力学”、“宇宙射线”等。此外,对于抽象的太空概念和场景的描绘,可能需要学生通过较强的想象力去理解和感知。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将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以便随堂阅读《太空一日》。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太空探索图片、地球与月球对比图表、太空旅行纪录片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教室光线充足,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太空探索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太空有什么好奇?如果有机会去太空旅行,你们最想体验什么呢?
3.引导学生思考:太空旅行有哪些挑战?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实现太空之旅?
4.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空一日》,一起了解太空旅行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太空旅行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太空旅行过程、人物心理活动。
3.教学过程:
a.阅读课文,了解太空旅行的过程。(5分钟)
b.介绍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如“轨道力学”、“宇宙射线”等。(5分钟)
c.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如太空飞行员的紧张、兴奋等。(5分钟)
d.讨论太空旅行对人类的意义,如科技发展、人类探索等。(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讨论题:如果你们有机会去太空旅行,你们会怎样度过这一天?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课文中有哪些科学术语?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2.提问:太空旅行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3.提问:如果你们有机会去太空旅行,你们最想体验什么?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假设同学们正在进行太空旅行,请他们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2.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3.总结:太空旅行虽然遥远,但通过科学的力量,我们可以梦想成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太空旅行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太空一日》,了解了太空旅行的奥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2.作业布置: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太空旅行有哪些挑战?
b.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过程设计完毕,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太空一日》中的关键情节和科学概念,如轨道力学、宇宙射线等。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课文中的专业术语,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