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原料分析及理化性能测试.ppt
第三章纺织品的原料分析及理化性能测试;引言;;;;;;;各种纤维的性能;;;第一节纺织品材料的鉴别;;;;表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特征;表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1.检测原理
燃烧法是利用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现象各不相同,以及其在火焰中的燃烧状态、气味和燃烧后的残留物不同来鉴别纤维的。
2.检测方法
鉴别时,从织物边缘抽出几根纱线,退捻使其形成松散状态,然后用镊子夹住,慢慢靠近火焰,仔细观察纤维对热的反响〔熔融、收缩等〕情况,再将纤维束移入火焰中,观察纤维在火焰中的燃烧情况和燃烧速度,然后离开火焰,;;;;;;;;;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三、显微镜鉴别法
1.检测原理
用显微镜法鉴别织物中的纤维,是利用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未知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形态,对照纤维的标准显微镜照片和标准资料来鉴别未知纤维类别的方法。;2.检测方法
将纱线从织物中抽出,解捻成单纤维状态,然后并列排齐,置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或苯胺,盖上盖玻片,用100-500倍生物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向外观。
用哈氏切片器将纤维切割成10-30um的纤维切片,然后置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或苯胺,盖上盖玻片,用100-500倍生物显微镜可观察其横截面形态。
然后将观察结果与纤维的标准显微镜照片或标准资料对照,即可判别出未知纤维的类别。
;对于横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相差不多的化学纤维、异形纤维不易鉴别。
因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横截面和纵面形态都十分特殊,形态差异十清楚显,所以常用此方法来鉴别棉、毛、丝、麻产品。
3.常见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
一般来说,通过对纤维的纵、横向观察和比较,即可区分出纤维大类或具体品种。下表列出了常见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特征。;;;;;;;;;;;;;;;;;;;;;;;〔一〕检测原理
化学溶解法,是利用不同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来鉴别纤维的类别。
〔二〕检测方法
鉴别时,将织物中拆散的纱线放入试管中,取一定浓度的化学溶剂注入试管,然后观察和仔细区分溶解情况〔溶解、局部溶解、微溶、不溶〕,并仔细记录其溶解温度〔常温溶解、加热溶解、煮沸溶解〕
最后根据纤维的溶解特性来断定纤维的类别。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各种纤维和各种产品的定性鉴别。;;;;;1.检测原理
熔点鉴别方法只适用于定性鉴别大局部合成纤维,不适用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由于某些合成纤维的熔点比较接近,有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而是作为验证某一纤维的辅助方法。
例如锦纶6与锦纶66的熔点不同,前者为216℃,后者为244℃。化学纤维的熔点,可以在附有加热载物台和温度计的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消光时的温度来确定。熔点法适用于鉴别有明显熔点的某些合成纤维。;2.检测方法
鉴别时,通常使用化纤熔点仪,或在附有热台和测温装置的偏光显微镜或熔点显微镜下,通过目测或光电检测,观察纤维消光时的温度,从而测定纤维的熔点,据此来鉴别纤维的种类。
;;
;;八、荧光法;九、红外光谱法;;;;;;第二节纺织品材料各组分含量的测试
一、两种纤维混纺材料的分析
二、三种及三种以上纤维混纺材料的分析
三、纤维含量的定量测试;一、两种纤维混纺材料的鉴别
1.定量化学分析法的原理
在定量化学分析之前,首先对混纺产品的组分进行定性鉴定,并用适当方法对试样做一般预处理或特殊预处理〔其方法可参见标准GB2910—1997及BO/TR5090—1977、NFG06-033—1977定量化学分析前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法》等〕,以除去产品中含有的非纤维物质,然后再利用纤维的化学性能,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溶解去除混纺产品中某一种组分,将不溶解的纤维用水清洗干净、烘干、秤重量,计算。;2.定量化学分析法的操作方法
〔1〕取预处理过的试样至少1g〔正方形〕,将其剪成适当长度〔或拆成纱线〕,放在量的称量瓶内,烘干冷却、再称重。
〔2〕将烘干、称重后的试样放入烧瓶或烧杯中,根据纤维的化学性质参加适量的化学试剂,保持一定的温度、时间等必要的溶解条件,使其中一种组分的纤维充分溶解。;〔3〕待一种组分的纤维充分溶解后,将剩余的纤维用重量的玻璃滤器过滤,并用少量步骤〔2〕中所用同温度、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洗涤3次,再用蒸馏水连续清洗剩余纤维2-3次,用指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泵抽吸排液。
〔4〕将剩余的纤维烘干、冷却、称重,然后进行计算。
对于烘干、冷却、称质量的一般操作方法可参照GB/T2910—1997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