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10约3.7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星期五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鉴赏能力,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解读诗句,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在小组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基本形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诗歌阅读方法,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古诗这样的传统文化内容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感官来辅助学习。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朗读和表演来感受古诗的魅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绘画或写作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抽象的情感。此外,由于古诗词的语言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此外,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句时,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而感到困惑。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教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PPT或电子教案

-图片资源: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季节变化、自然景观等

-音乐资源:与古诗主题相符的古风音乐

-纸质资源:古诗三首的打印文本,用于朗读和抄写

-信息化资源:网络诗歌库,用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幅描绘秋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引出秋季的特点。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关于古诗的知识,如诗歌的形式、韵律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介绍《赠刘景文》的作者苏轼,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b.分析《赠刘景文》这首诗的背景,讲解诗中描绘的秋季景象。

c.详细讲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境。

-举例说明:

a.通过诗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为例,讲解“萧萧”和“动客情”的修辞手法。

b.通过诗中的“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待霜天”为例,讲解“傲霜枝”和“待霜天”的修辞手法。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b.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情感表达,讨论诗人在诗中传达的思想。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秋季景色的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b.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如将《赠刘景文》中的景象画出来。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仿写和绘画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b.对学生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4.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拓展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关于苏轼的诗歌,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

5.课堂小结(约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布置课后复习任务,提醒学生注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苏东坡全集》:收录了苏轼的诗歌、散文、书信等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传》: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宋诗选》:选取了宋代其他诗人的作品,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意境。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诗歌,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进一步体会苏轼的文学才华。

-引导学生关注宋代的历史背景,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苏轼的书法、绘画等艺术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