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08约7.8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NUMPAGES

第4章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B.保持合理的人口数和增长速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D.人口最好是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2.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富营养化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3.对比图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水电发电量将维持不变

B.火电发电量将增加

C.我国将以风能发电为主

D.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

4.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过程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

B.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核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

D.煤、石油、天然气所提供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5.下表是某日浙江省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内的最大值)六项污染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6.如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将秸秆直接烧掉

B.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

D.将石油精炼,制成各种化工产品

7.为了减少“白色污染”,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促进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损坏的塑料玩具属于()

A. B. C. D.

8.每年的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2024年的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A.尽量以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出行

B.在荒芜地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尽量以一次性餐具替代传统餐具

D.电器不用时及时将插头拔离电源

9.氢燃料电池是当前各国为保护环境而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

A.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化学能→热能→电能

B.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氢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被还原

D.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10.2024年六五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11.有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

A.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B.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

C.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

D.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12.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的CO

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3.(9分)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液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然后利用电解水制氢,最后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风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________(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2)已知CO2+3H2催化剂CH3OH+H

14.(9分)我国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为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利用海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