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视域下高校科研——财务——审计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pdf
会
中国乡镇企业
计
全生命周期视域下高校科研
——财务——审计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唐颖焦菲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00)
摘要:随着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学术进步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应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与质量。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协同理论,
探讨构建有效满足“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高校科研-财务-审计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期为高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协同治理
引言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30782.88亿元,经费投入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2.54%。高校RD人数从
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2017年的91.4万增长2022年的151.9万,RD经费内部支出
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26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12.4,
同时,高校科研人员也是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随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7.84%(表1)。2022年高校RD
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课题数1539845项,投入经元,科技产出论文
更大自主权,有效地解决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的“痛点”“难1657992篇,专利申请数354852件,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
点”和“堵点”,对科研、财务及审计等科研管理部门创新21566项,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340014万元。
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背景1.全生命周期理论
2018年《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生命周期理论早期主要应用于经济领域,该理论认
措施的通知》印发,文件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根据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完整生命过程应是从形成、成长、成熟直至
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制定完善本单位科研、人事、财务、衰退消亡,在研究对象生命的不同阶段,要根据其不同特
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具体管理办法,强化服务意识,推征,采用适宜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措施。
行一站式服务,让科研人员少跑腿;要加快职能转变,优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根据科研项目的执行特点,科研项
化管理与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出活力与效率,管目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可分为申请立项阶段、过程实施阶
[1]
好底线与秩序,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段、结题验收阶段、成果转化阶段。结合各个阶段的特点,
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对科研项目进行生命周期管理,依托合理的基础保障条件,
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合理配置人力、财力、装备等资源,调动科研、财务、审计
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协作,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可视化实时管
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控,及时发现各个阶段的问题并针对性解决,保障科研项目
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按计划、高质量地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发生历史性变革。2.协同治理理论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2022年全国研究与1969年德国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