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pdf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诗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齐背夏日,今天我们再来学
习范成大写的一首诗。板书课题,学习“杂”,组词,理解“兴”:兴致,兴
趣C引申为即性创作,这里指即性创作的作品。
2.了解作者生平范成大(公元H26—1193年)一一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3.释题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
“春日”“晚春”“夏口”“秋口”“冬口”四时五组,每组12首。都是描写
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的一首。
4.激趣
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
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一边读诗,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或字典,注意把
字音读准,把诗读流。
4.师指名读并评价。
“杂”是平舌音,“织、昼”是翘舌音,“供”是多音字,担任,从事。
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字义后,再让学生明确它在本课读音。
5.小组内自学生字并交流。(可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再进行有针对性
的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部件组合、编字谜、找朋友等方法识
记,也可以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识记。如“耘,耒”是古代一种松土的农
具,汉字中凡带“耒字旁”的字,都与农具或农作有关。)
6.朗读背诵
采用多种形式,师生接读,男女读,组合读,配乐读,想象读,竞赛读,
读。
在(指导朗读时,要遵循七言诗的规律,同时注意重音。)
三、感知初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
也不难,关键是理解句子中关键字,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老师的资料
来进行学习,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
会交流。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小组学习,师巡视,可参与其中。全(班交流,质疑)
师小结:
同学们要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谁来说一说你读懂
了什么。生(说)理解了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我们一起再来读一
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情景。
四、拓展品读
拓展视野,进一步感受
过(渡)师:田园生活其乐融融、充满情趣,难怪许多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
材,留下诗作。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范成大所写的田园诗。
师:是啊!在田园诗人的笔下,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
和平、宁静的气氛。那里的人民过着俭朴而充实的生活,就连小孩都那么惹人
喜爱。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品读田园诗。
五、作业
搜集田园诗歌,可制成书签,配上文字或者图画。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