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培训课程.ppt
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风格与监督式领导风格;民主型管理风格、专制型管理风格、放任自流式管理风格。A班级规模: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学生间的交往频率就越低、学生的个别差异就越大、小团体就越多,增加了管理的难度。B班级的性质:不同班级的班风不同,课堂管理的模式也应不同。C对教师的期望D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里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们共同体。群体的特点:具有共同的目标、成员间有直接的交往和沟通、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懈怠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积极型的要支持和保护,中间型的要积极引导,消极型的要教育改造,破坏型的给予必要的制裁。02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0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使群体成员产生从众行为。12群体动力的表现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教师的教学水平、领导方式、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期望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课堂纪律的性质概念: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问题行为的性质: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01类型:外向型的攻击行为和内向型的退缩行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不成熟问题行为。01处置与矫正使用信号制止、邻近控制、提高学习兴趣、使用幽默、安排余暇、移除诱因、提出要求01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教育心理学》培训课程主讲:黄远大心理学高级讲师联系电话:邮箱: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Question: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如“什么是余角”Problem:需经过一定的思维操作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如“一棵树生长在30°的山坡上,树与山坡所成的角是多少度?”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有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的问题,如“59×113=?”01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不易找到解答线索的问题,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02问题的分类问题解决定义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内在的心理加工系列性: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简单的记忆提取不能称为解决问题。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桑代克的试误说与苛勒的顿悟说发现问题理解问题:问题空间提出假设:算法式和启发式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抽象问题比具体问题容易,“文字题”比“实际题”容易,有直接线索比线索隐含容易。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先前活动形成的思维习惯。影响学习迁移功能固着:从物体通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个性心理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一、创造性及其特征(一)创造性的含义1、定义: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2、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二)创造的基本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三个特征: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环境。民主的教育氛围智力。个性。幽默感、有抱负、高挫折忍受力、喜欢幻想、好奇心、独立。03010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创造性的培养三、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