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寄生虫实验.PPT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显微镜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操作步骤;1.放置好显微镜
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3~4cm。镜检者姿势要端正。
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底座,使显微镜保持直立、平稳。切忌用单手拎提;且不论使用单筒显微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2.调节好光源
接通电源,打开光源。
-弱光:无色标本或未染色标本;低倍镜;
强光:染色标本;高倍镜
光线调节:
拨动反光镜:调节至视野最亮无暗影;
光源较强时用平面,较弱时用凹面;
需要强光: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
需要弱光:将聚光器降低,光圈缩小。;3.低倍镜观察
将标本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调节标本推进器,使观察对象处于物镜正下方。
调节粗调螺旋,使物镜(10×)与标本靠近,眼睛在测向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张开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至目的物清晰为止。
通过标本推进器慢慢移动玻片,认真观察标本各部分,找到合适的目的物,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4.高倍镜的观察
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将它移至视野正中处。
旋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如果高倍镜触及载玻片立即停止旋动,这说明原来低倍镜并没有调准,目的物并没有真正找到,必须用低倍镜重新调节。如果高倍镜下观察目的物有点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要注意旋转方向与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的关系,防止镜头与载玻片强力接触,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5.油镜的观察
如果用高倍镜目的物未能看清,可用油镜。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标本片,将目的物移到视野正中。
下降载物台,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将油镜移至正中,缓慢调节粗调螺旋使油镜头浸没在油中,刚好贴近载玻片。然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微微向上调(切忌用粗准焦螺旋)即可。
(应特别注意不要在升降载物台时用力过猛,或者调焦时误将粗调节螺旋向反方向转动而损坏镜头及载玻片);6.清洁显微镜和还原显微镜
??察结束后,调节光源到最小再关掉电源开关。调节粗调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取下玻片。
把油镜转离光轴,擦镜纸擦1~2次,去油,用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2次,再用擦镜纸擦1~2次,顺镜头直径方向擦,不要圆周擦和来回擦。擦干净镜体,罩上防尘罩,然后放回原处。
用擦油镜头的方法擦玻片。;显微结构图的绘制?;(3)画图时先用轻淡小点或轻线条画出轮廓,再依照轮廓一笔画出与物象相符的线条。线条要清晰,比例要准确。较长的线条要向顺手的方向运笔,或把纸转动再画。同一线条粗细相同,中间不要有断线或开叉痕迹,线条也不要涂抹。
(4)绘出的图要正确,观察时要把混杂物、破损、重叠等现象区别清楚,不要把这些现象绘上。
(5)图的明暗及浓淡,应用细点表示,不要采用涂抹方法。点细点时,要点成圆点,不要点成小撇。
(6)整个图要美观、整洁,还要特别注意准确性。;病原学检查;疟原虫:
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胞核1个,较小,位于虫体一侧;
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虫体多呈环状,1/3;红细胞:体积胀大、颜色变浅、出现薛氏小点;3、裂殖体(成熟);4、配子体;雌配子体(大配子体);溶组织阿米巴;2.包囊(cyst);;阴道毛滴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静脉内;
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雌雄异体;
;毛蚴;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成节:卵巢分三叶卵巢分二叶;猪带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孕节:子宫每侧7-13支子宫每侧15-30支;球形,直径(31~43)μm。
卵壳薄而透明,内为胚膜。胚膜较厚,棕黄色,由许多棱柱体组成,在光镜下呈放射状的条纹。
胚膜内含球形的六钩蚴,具3对小钩。;;碱性消化液;标本观察;2.蛔虫成虫解剖标本(示教);3.蛔虫性肠梗阻大体标本(示教);实验方法;4.受精蛔虫卵(实验);受精蛔虫卵的发育;5.未受精蛔虫卵(实验);1.成虫(示教)
;;1.钩虫成虫大体标本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卵壳;钩虫;钩虫;钩虫;;形态;形态;班氏微丝蚴;尾核;2.幼虫;成虫;;⒈终宿主:人
⒉保虫宿主:
班氏丝虫:无,人是唯一的终宿主
马来丝虫:多种脊椎动物
⒊中间宿主:蚊
⒋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⒌感染方式:经蚊叮咬接种感染
⒍致病阶段:成虫、微丝蚴
⒎诊断阶段:微丝蚴、成虫;夜现周期性: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