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立CT介入手术室和规范化工作流程专家共识 .pdf

发布:2025-04-08约4.2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立CT介入手术室和规范化工作流程专家共识

[摘要]CT介入手术室是实施CT引导下介入疗的重要场所。随

着CT介入疗学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以往的操作场所和

疗环境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需要建立专用场所,并从疗场地、

医疗

设备、工作流程、质量控制等各方面加以规范,以保证疗安全

和质量。鉴于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

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组织专家讨论,从建筑与设施要求、手术室管

理、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手术室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建立CT介入

手术室和工作流程加以规范,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介入治疗;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介入手术室;工

作流程;专家共识

CT引导下介入治疗应用日趋广泛,逐渐成为断和治疗疾病的

重要手段。随着疗范围不断拓宽,操作种类及数量不断攀升,常规

CT扫描间已不能满足介入疗要求⑴。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需建立

以洁净手术室为基础并能同时满足影像学检查需要的CT介入手术室。

为标准化建立及规范化管理CT介入手术室⑵,以保障CT介入操作顺

利进行⑶和保护患者安全,特制定此共识,供临床参考。

1CT介入手术室设施及要求

1.1建筑与设施要求

1.1.1选址应设在安静、清洁的位置,利于X线防护,便于无菌

操作,并经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等相关部门进行环境评估后批准。

1.1.2建筑及设施参照《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GBZ/T180-2006))[4],墙壁厚度应符合国家医用断X线机防护设施

的要求;墙面和地面应耐腐蚀、防潮,满足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

制度要求;铅门内、外均可开关,便于出入。配置足够电源插座;设

置中心供氧、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装置;采用独立双路电源供电;供

水及排水管道应安装在设备层或技术夹道内,不得穿越洁净手术室;

排水设备应在排水口下部设置水封装置,排水横管直径应高出设计值

一个级别。

1.1.3分区CT介入手术室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缓冲区)和

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机房、手术操作间、无菌物品库房、外科手消

毒区及控制室等;半限制区包括敷料间、患者等候区及手术间外走廊

等;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和家属等候区等。各区严格划分,

以门隔离,并设明确标志及放射线防护标志A%

1.2环境要求

1.2.1CT介入手术室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洁净手术室用房III级标准,手术区空气洁净度级别

为7级、周边区为8级⑺,并按照标准强化消毒管理⑻。

1.2.2空气调节手术间及无菌物品库房调节湿度为50%〜60%,温

度18~22°C⑼。

1.3主要房间设置及配置

1.3.1手术间面积不宜过小,以便于操作和患者出入;其内安装

多层螺旋CT机,配备同步大屏幕显示屏;另有手术器械台、壁柜、

急救车、心电监护仪、除颤器、输液架、高压注射器、温湿度计、个

人防护用品、必要的监控设备及辅助体位固定装置等。

1.3.2控制室以中间装有铅玻璃的墙体与手术间分隔,装有与医

院信息管理系统配套的系统控制台等。

1.3.3外科洗手间设在手术间旁,装有洗手池、冷热水龙头和脚

踏开关、洗手液、消毒液、洗手图、电钟及感应吹干机等,便于术者

行外科手消毒后直接进入手术间。

1.3.4无菌物品库房设于靠近机房的限制区内,装有空气消毒装

置;于其内按有效期顺序放置无菌消毒物品及介入疗器械、材料等,

由专人负责保管和定期检查。

1.3.5计算机机房保持低温干燥。

1.3.6污物处置间用于卫生清洁及终末处理。设置污水池,用于

倾倒引流的血液、体液等。

1.3.7更衣间男、女更衣间均配置衣柜,设有洗手间及淋浴间。

2管理

2.1工作人员配备根据建筑规模和手术量配备技师、护理人员及

保洁员。一般每间手术间应配备1名技师、1〜2名护士、1名麻醉师

及1名辅助人员问,且人员相对固定,以确保工作程序持续、稳定。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