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07约2.27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尽管数字工匠的知识结构、工作场景、劳动工具与传统工匠①jiǒng乎不同,但他们

身上所呈现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传统技能人才一脉相

承。无论是用键盘和鼠标还原施工现场,还是操纵无人机穿越障碍运送物资,抑或是工业焊

接机器人挥舞机械臂,这些看似轻松的表象背后,都离不开技能人才②地设计、持之以恒地

训练、孜孜不倦地探索。

(1)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炯zhuōB.迥zhuóC.窘zuōD.囧zuó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殚精竭虑B.处心积虑C.别有用心D.妙手偶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

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__;赞美祖国的

山河,____;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__……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

强大动力。

B.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中华民族的

强大动力。

C.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

强大动力。

D.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上面语段中的加点词“经常”“一直”都是副词。

资料

B.语段中两处“天下国家”的引号用法相同。

C.语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D.“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②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

二、选择题

3.某班围绕“何为中国精神“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

是()

A.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

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B.“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不改初心本色,一生为国深潜,为中国核

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C.在奥运赛场上,飞人苏炳添以高度仰慕高度,以速度赞美速度,以力量致敬力量,

用汗水赛出了“中国风采”。

D.春节热播电影《热辣滚烫》让我深刻认识到追求自己幸福和梦想的重要性,电影还

提醒我们,要坚持自我,勇敢尝试。

三、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乙】

二月四日作

资料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陆游当时落职闲居家乡。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溪”“山”分别具有蜿蜒曲折、高峻的特点。

B.乙诗中作者通过轻柔之风、消残之雪和飞蝶鸣鸠等景物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C.甲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