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悬索桥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 总体概述......................................2
第二章 工期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技术组织保证措施........5
第三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分包情况......................12
第四章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13
第五章 临时设施布置..................................13
第六章 施工管理实施方案..............................16
第七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施工要点..........25
第八章 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41
第十章 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73
第十一章 扬尘治理措施................................90
附图: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总体概述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和范围
一、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9.《热挤PE护层扭绞型冷铸锚拉索技术条件》(Q/JL034-2008);10.《钢丝绳》(GB8918-2006);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做到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编制1号桥位于某庙南侧,横跨小马河道,连接南岸景区,平行于1号桥上游30m为内丘2号桥。桥型需要满足人员通行、外型美观、结构新颖、施工方便的要求,最终选定悬索桥型。内丘1号桥全长19+127.2+19=165.2m,总宽2.3m,净宽1.8m,玻璃桥面。南、北侧索塔高29.6m,塔下均设置5.6x5.6x1.5m承台及4根Φ1.2m长11m(入中风化片麻岩不小于1m)桩基,南、北侧混凝土锚固转换台5.95x1.75x1.2m及12根20m预应力锚索;主索缆体为Φ5x151平行钢丝;主桥的矢跨比1:12.72,桥面起拱0.2m。2号桥位于某庙南侧,横跨小马河道,连接南岸景区,平行于2号桥下游30m为内丘1号桥。桥型需要满足人员通行、外型美观、结构新颖、施工方便的要求,最终选定悬索桥型。内丘2号桥单跨全长128m,总宽2.8m,净宽2m,木板桥面。南、北侧索塔高7.1m,塔下均设置5.6x5.6x1.5m承台及4根Φ1.2m长11m(入中风化片麻岩不小于1m)桩基,南、北侧混凝土锚固转换台7x2.8x1.5m及19根20m预应力锚索;主索缆体为Φ120的高钒镀层索;扶手索采用Φ12mm6x19-FC的A级镀锌纤维芯钢丝绳;平衡索采用Φ16mm6x19-FC的A级镀锌纤维芯钢丝绳;主桥的矢跨比1:36.6。
2、技术标准
荷载标准:设计人行荷载 3kN /m 2;
桥面总宽 2.8m 净宽 2m;
地震烈度:7 度;
设计温度:25℃,最高 35℃,最低-15℃;
风荷载:基本风压 450Pa。
二、 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
本合同全部工程施工工期为,我们将采取机械化作业,科学地组织施工,集中力量抓重点、攻难点,安排好作业班次和工作面,各分项工程互创施工条件,抓好工序搭接和流水作业,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第一节 工期目标
本投标人计划在内完成全部工程。调遣精兵强将,强化施工管理
我中标后,及时组建各种专业化队伍,投入足够的管理力量、技术力量和劳动力,迅速进驻施工现场,并建立各种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按时开工;同时组建现场服务组,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施工特点,及时安排人员分批到达施工现场。强化施工管理,建立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在施工中始终抓住工程中的重点、难点,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运用统筹法、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施工计划可靠、资源配置得当,在施工中按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有序。应用高效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
1广泛应用成套的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