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成员动态信任机制研究.pdf

发布:2025-04-11约4.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成员动态信任机制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意义

网络经济必然推动创新更加开放,而社会网络的电子化,使得电子社区更

为普遍,因此基于创新网络社区的创新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尤其重要。

从现实意义来看,创新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创新源,让创新的参与者数量

增多,为推动企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速度提供有力保证。创新网络社区连

接企业、创新网络、甚至国家创新系统,对推动自主创新有着重要作用。

从理论意义来看,创新社区,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社区的出现时间比

较短,有众多的课题需要研究,而且涉及到多主体的参与,这本身就是一

个比较难的课题;因为出现的时间短、创新网络社区本身的参与者多样

性、创新网络社区结构的动态性,都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

对于这种新兴创新模式的研究,国内外在近一两年内开始兴起,但是往往

限于案例的描述,或者从协调机制、动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对于该模式中社区成员的动态信任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拟以贝叶

斯网络为指导思想构建社区动态信任模型,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于本文初步的研究方案与思路,下面拟对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社区、

信任模型、贝叶斯网络四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作为本文的

研究基础,并根据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

1.2.1创新网络社区

对于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是指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存在方式,包括创

新网络、跨组织网络、技术联盟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合作创新

和创新簇群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随着组织理论的不断发展,供应链战

略联盟以及虚拟组织等理论的相继提出,以合作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创新网

络社区组织理论也被提到研究日程中来。同时,各类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

服务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地从各个角落寻找创意、解决思路和解决方

案。在企业积极地向外部寻找创新支持和个体参与创新的门槛降低这两种

力量的推动下,创新参与变得更为普及,创新源增多,企业使用网络社区

和互联网络进行创新活动更加频繁,进一步推动了学者对于创新网络与创

新社区的研究。

按照Harris,Coles和Diekson(2000)的定义,创新网络被看作不同的

创新参与者(制造业中的企业、RD机构和创新导向服务供应者)的协同

群体,它们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

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

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正式合约或非正

式安排形成,而且网络形成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即网

络具有协同特征。OswaldJones、SteveConway、FredSteward(2001)

指出技术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活动新的组织形式,网络的生成是为了寻找

有助于自身发展的新知识。Rothwell(2000)等人认为技术创新网络的重

要性既在于增强了个体成员的创新性,又在于其对个体伙伴创新能力的组

合与放大。JohnHagedoorn和GeertDuysters(2002)指出通过跨组织

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应用可以使企业获取新知识,并且逐步增强企业技术创

新的能力。

第二章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及贝叶斯网络

2.1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

Chesbrough(2006)将开放式创新定义为:“通过对知识流入和流出的目

的控制,分别加速企业内部的创新利用和外部市场的拓展创新”。他还提

出,如果企业希望从他们的技术创造价值,那么他们应该寻求外部资源与

内部创意相结合,开辟新的路径与市场。Hagedoorn(2002)认为这种说

法因反映通过外部网络迅猛增长的知识获取量而备受关注。同时,

Duysters(1999)等人认为它显示网络社区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附加活动,

而更应该作为一个核心战略来出现。

网络社区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复杂系统或者结构。开放式创新网

络社区首先是一个网络社区,它具有网络社区的复杂结构与虚拟互动,其

次开放式创新又赋予该社区不同于其他网络社区的特点:开放式创新网络

社区将使用同一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个体联系在一起,包括消费者、产品

或服务提供方、研究机构、大学甚至政府等等,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可以

更好地结合不同的网络社区,而这些不同的网络节点也会从社会机制、占

用网络资源情况等类似的经济活动来影响网络社区。因此,一个开放式创

新的网络社区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即通过交互式网络内部来控制,或者通

过处在社区不同的位置差异来进行控制,但是这会造成资源和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