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pptx

发布:2025-04-08约2.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

2018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定义、解剖概要012019熟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022020熟悉子宫肌瘤的健康指导03202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诊断04202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05查房目的

定义阑尾炎是指发生在阑尾的炎症反应,是常见急腹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阑尾炎若能及时、正确处理疗效好,若延误诊治,引起坏疽、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将危及生命。

解剖概要位于右下腹,体表投影于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为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为一细长盲管、腔小、系膜短、末端指向不定、近端开口盲肠、阑盲瓣(Gerlach瓣)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回结肠动脉分支)受内脏N支配,来自肠系膜根部

患者吴晓东,男性,10岁。因“右下腹疼痛12小时。”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T:36.8℃P:90次/分R:20次/分BP:126/72mmHg。专科查体: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腹肌软,全腹无触痛及深压痛,肾区无叩击痛,麦氏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病史介绍

2015年6月08日21:30时诊断“急性阑尾炎”收入科。01于2015年6月08日21:30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顺,术后安返病房。02术后诊断:急性阑尾炎03病史介绍

临床表现症状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由脐周→右下腹→全腹)

呈持续性、针刺样,可阵发性加剧穿孔时突然减轻→随后逐渐加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腹胀,盆腔阑尾炎有直肠或膀胱刺激征。

畏寒、发热:一般38℃若T39℃多为阑尾坏疽或穿孔全身感染征→腹膜炎高热、寒战;门静脉炎→黄疸

010203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右下腹包块体征

疼痛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感染的危险焦虑与恐惧有窒息的危险护理诊断

休克0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02体位过高03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潜在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04护理诊断

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术前护理病情观察:观察腹部症状与体征,防止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止痛剂:用解痉剂忌用吗啡、杜冷丁休息、卧位、饮食心理护理抗生素的使用禁服泻药和灌肠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12小时)全麻(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连续硬膜外麻醉(低枕平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饮食:手术当天禁食补液,允许经口进食后,勿进食过多甜食及牛奶,以免引起腹胀。

早期活动:轻者术后6小时即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01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02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03

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回病房,患者应去枕平卧6h、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局限于盆腔。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应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术后第二日即可下床活动。去枕平卧

(3)年老体弱者,术后要注意保暖,每日需拍背助咳,防止产生坠积性肺炎。保持大便通畅。(4)术后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5)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性生活、不要喝酒。因为恢复到术前状态通常要2-3个月。保证充足睡眠拍背拍痰

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取半卧位

术后饮食注意项:病人手术后,不少家属常常急于给其进补营养,希望病人很快恢复健康,但是病人手术后,消化功能减弱,若过早进食、过量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由于麻醉与疾病本身的关系,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因此,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

术后安返病房后当日给予禁食、水,第二天就可给流食,第三天半流食,第五天即可给普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给流质饮食,但忌牛奶或豆浆,以免腹胀,如无不适改为半流质,术后4—6日可给软质普食,一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