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施工方案.doc
试验楼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试验楼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协议》.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B5030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4、中国国家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基础采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00X100,平均桩长桩长暂按15m考虑。
2.场地自然标高按-0.45m考虑,土壤为三类土,不考虑地下水。
3.本工程按七度抗震设防,抗震等级为框架三级。
三、关键工序
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结合本工程特点,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桩位放样、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和安放、水下混凝土灌注等五道关键工序为关键把关工序。
四、施工次序
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搭设工作平台(施工围堰)→测量放样→护筒下沉→孔位放样→钻机就位→钻孔→终孔前检验→清孔→终孔检验→钢筋骨架入孔→二次清孔→下导管→灌注水下砼→拔卸导管→清理灌注现场→破桩头。
五、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框图详见图《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技术准备
↓
确定桩位、并埋设护桩
↓
埋设护筒
←
护筒制作、准备
↓
钻机准备
→
钻机就位、校正
↓
泥浆制作
→
成孔
←
成孔统计
↓
Y
↑
N
成孔自检及报工程师审批
↓Y
清孔
↓
Y
↑
N
自检及报工程师审批
↓
钢筋笼制作
→
安装钢筋笼并二次清孔
及报工程师审批
←
检验统计填写
↓
导管试拼检验
→
吊装、安放导管
↓
↓
漏斗准备
→
搭设平台、安放漏斗
↓
砼灌注统计
→
浇灌混凝土
←
制作砼试件
↓
钻机移位
↓
截桩头
↓
桩检测
N
↓
采取补救方法
←
报工程师审批
Y↓
开始上部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纸:桩位平面部署图、桩身结构图、钢筋笼制作图,设计说明。
2.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到人人对工程整体心中有数,对本工种工艺、质量要求和技术关键点了解透彻。
3.掌握国家对桩基工程相关现行规范、规程。
4.进行桩基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交底深度到每一个操作工人。
(二)平整场地及测量放线
1、钻孔桩施工前,先放出墩台轮廓线,然后用机械平整场地,人工配合,以确保钻机置于平坦、稳固地基上,同时作好水池及排水通道,预防施工时泥浆污染周围环境。
2、整平场地符合要求后,即可测量放桩位;正确放出桩位中心点,并测设出护桩。桩位放样许可误差20㎜。
(三)护筒埋设
1、护筒采取钢护筒,用6mm厚钢板卷制。护筒直径较桩径大30cm。顶节护筒上部留两个高400mm宽200mm进出浆口,并在顶端设吊环。底节护筒下部设刃脚。
2、护筒埋设前,对桩位进行保护,用十字交叉法引十字线到钢轨与枕木上或引到桩位周围四个保护桩上。
3、护筒埋设深度:护筒采取挖孔埋设;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0米;砂土中不宜小于1.5米;其中高度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要求,且高于孔外水位,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确保护筒顶端高出地下水位1.5~2.0m、且高出周围原地面30cm;护筒内水头差应保持护筒内水头高于外面2~3m。
4、护筒埋设后,恢复桩位;钻机就位前复核桩位。
5、护筒埋设应正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控制钢护筒倾斜度在1%以内。
(四)泥浆池、循环系统及泥浆
1、为确保泥浆和钻碴不排入沙河中污染河水,3号、4号桩基拟将粘土库和制浆池及储浆池设置在围堰填筑平台上,并用隔墙隔开。钻孔时泥浆循环系统用400mm钢管连通,泥浆用泥浆泵泵送至下游泵房河道右边土岛沉淀池中沉淀;滩地上0号、1号、5号、6号桩基施工时将粘土库和制浆池及储浆池、沉淀池设置在滩地桥梁永久占地间。
每台钻机循环系统由泥浆池,沉渣池、循环槽(沟)、泥浆泵组成,泥浆池体积宜为钻孔容积1.5-2倍。正循环沉渣池宜与泥浆池体积一致,反循环沉渣池需大于泥浆池体积2-3倍。
循环槽断面面积:正循环是泥浆泵出水管断面2倍,反循环为3-4倍。循环槽不得出现渗漏和溢浆。
沉淀池中沉渣定时用挖掘机挖运。泥浆循环工艺步骤图见附页
2、依据地质汇报标示情况,本工程桩基属通常情况地质,工程造浆拟选择符合要求优质粘土;若有软土层和液化砂土层时,在泥浆中掺入16%膨润土、0.15%CMC羟基纤维素、0.4%硝基腐植酸钠盐及少许生石灰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