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_T 64-2023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规范.docx
ICS03.080.99CCSL67
4101
郑州市地方标准
DB4101/T64—2023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2023-08-08发布2023-11-08实施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1/T64—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建设原则 1
5系统架构 2
6技术要求 3
7功能要求 3
8接口要求 6
9安全要求 6
参考文献 7
DB4101/T6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郑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河南安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荥阳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林、王珂、荣小军、刘晓东、王建永、王新宁、杨其林、牛智鹏、余志祥。
DB4101/T64—2023
1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原则、系统架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接口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市、区县(市)、街道(乡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养老
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4建设原则
4.1统一性原则
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系统的各类软件、硬件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保证业务、功能、界面、内容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4.2先进性原则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兼顾养老服务业务扩展性和发展方向,系统所选设备在其领域内须具备先进性。
4.3开放性原则
平台的体系架构和软件体系结构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养老服务业务需求的发展和管理的变化,支持新业务和新需求的扩展,满足未来养老服务动态管理发展的需要。对于已经建设的区县(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市级平台可提供数据支撑,鼓励区县(市)利用好现有平台,创新养老服务场景,推动智慧养老化体系建设。
4.4经济性原则
DB4101/T64—2023
2
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建设低成本、高质量的平台,应注意系统建成后的维护成本与管理成本。在设计时应考虑逐步实施、逐步投入的要求。应用系统上基础通用模块共享,采用统一的信息接口、统一的信息发布,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
4.5安全性原则
系统建设涉及存储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应建立在郑州市政务云平台的网络硬件环境和应用软件基础上,通过权限操作机制、安全控制机制、备份恢复策略、故障处理措施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5系统架构
5.1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架构采用层次化设计,自下而上由物联传感、基础设施、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养老应用构成,系统架构图见图1。
图1系统架构图
5.2物联传感层通过物联传感类设备采集老年人相关数据,辅助养老业务的开展,包括但不限于穿戴健康管理类、便携式健康监测、自助式健康检测、智能养老监护等类型设备数据。
5.3基础设施层规范平台部署基础环境,平台部署在市级政务云,实现基础设施资源集约化管理。
5.4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层构建全市老年人基本档案信息,实现全市老年人基础数据汇集共享,整理归集老年人相关数据,以及对其他各委办局涉老业务相关数据的汇集共享,统一对数据治理、建模,形成老年人基础信息、老年人专题画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养老数据分析等养老专题数据服务。5.5智慧养老应用层规范智慧养老监管和服务应用的分类,主要包括市级政府监管平台和区县(市)服务管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决策、考核评价、奖补贴管理、综合监管、公共服务、客服中心等内容。区县(市)服务管理平台主要定位于通过信息化系统,辅助支撑各区县(市)线下养老服务的开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