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docx

发布:2025-04-07约2.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昇

D.蔡伦

答案:B。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祖冲之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方面,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答案:D。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岩石发生破裂错动,从而释放能量产生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地壳、地幔只是地球内部的部分圈层。

3.地震发生时,身处高楼,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自救防护措施是()。

A.立刻向外跑,乘电梯下楼

B.蹲到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

C.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到坚固的桌子下面,护好头部

D.躲到吊柜下方

答案:C。地震发生时不能乘电梯下楼,因为地震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将人困在电梯内,A错误;跳楼逃生非常危险,高楼跳下几乎没有生还可能,B错误;吊柜可能在地震中倒塌,躲在其下方不安全,D错误;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到坚固的桌子下面,护好头部是比较正确的高楼避震方法。

4.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

A.10

B.20

C.32

D.50

答案:C。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发生的国家之一,因为我国位于________地震带与________地震带之间。

答案:环太平洋;欧亚。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是地震灾害严重发生的国家之一。

2.地震预报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________预报。

答案:临震。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________秒的预警时间。

答案:12。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预警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人们可以迅速采取避震措施。

判断题

1.地震时,在室内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桌子、床等。()

答案:正确。在室内地震发生时,坚固的家具如桌子、床等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保护,形成“生命三角”空间,减少被掉落物体砸伤的风险。

2.所有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答案:错误。只有部分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且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运动时,才有可能引发海啸。

3.地震谣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答案:正确。地震谣言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人们盲目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动,如拥挤踩踏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经济损失。

解答题

1.简述地震发生时在室外的避震要点。

答案:地震发生时在室外避震要点如下:

远离建筑物:尽快跑到广场等空旷地带,避免靠近高楼大厦、广告牌、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防止被掉落物砸伤。

避开危险场所:远离山体、河流、桥梁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如山体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河流可能会出现水位暴涨等情况;桥梁在地震中可能会损坏坍塌。

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手护住头部,或用身边的物品如背包等遮挡,防止被空中掉落的碎片击中。

避开高压线等设施: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电力设施,避免触电危险。

听从指挥: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

2.请说明地震应急包应包含哪些物品及原因。

答案:地震应急包应包含以下物品及原因:

食品和饮用水:如压缩饼干、能量棒、瓶装水等。地震可能会导致交通中断、物资供应受阻,储备食品和饮用水可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因饥饿和缺水而危及生命。

急救药品和器材:如创可贴、消毒棉球、绷带、云南白药等。地震中可能会有人受伤,急救药品和器材可以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防止感染,避免伤势恶化。

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并配备备用电池。地震可能会导致停电,照明工具可以在黑暗中提供光亮,方便人们行动,寻找安全出口或救援人员。

求救工具:如哨子、收音机等。哨子可以发出响亮的声音,在被困时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收音机可以接收外界的救援信息和相关情况,了解地震的最新动态。

保暖用品:如毛毯、保暖衣物等。地震可能会破坏房屋,导致人们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