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四川省雅江县度公开考调2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3年11月四川省雅江县度公开考调2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
?
?
?
?
第壹卷
?
?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
1.材料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按消费类别分,下列哪一个经济指标值最大?
A.
居住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B.
食品烟酒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C.
交通通信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D.
医疗保健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
?
2.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下列哪一伤害:
A.强静磁场
B.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
C.射频场导致热效应
D.对人体的高能辐射
?
?
3.甲、乙、丙、丁、戊五人参加某次数学考试,甲、乙、丙、丁分别得了68、90、92、80分,戊的分数比五人的平均分高6分,则戊的分数为(?)分。
A.85
B.88
C.90
D.92
?
?
4.因工作需要,K单位安排了甲、乙、丙、丁、戊五人在10月1—5日的晚上进行值班。每人只需值一晚,且每晚只安排一人。
甲说:“乙在1号值班,我在3号值班。”
乙说:“丙在1号值班,丁在4号值班。”
丙说:“甲在2号值班,戊在5号值班。”
丁说:“丙在3号值班,乙在4号值班。”
戊说:“丁在2号值班,我在3号值班。”
如果每个人都只说对了一个人的值班时间,由此可以推出:
A.3号值班的是戊
B.2号值班的不是丁
C.1号值班的是丙
D.4号值班的不是乙
?
?
5.成长∶衰亡
A.
坚定∶彷徨
B.
美好∶苦难
C.
深刻∶纯真
D.
复杂∶单纯
?
?
6.太阳??对于??(????)??相当于??(????)??对于??相机
A.
手表;倒影
B.
能源;科技
C.
烛光;胶卷
D.
向日葵;望远镜
?
?
7.,,,,()。
A.
B.
C.
D.
?
?
8.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
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
9.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尾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与不美可以相互转化
B.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C.
任何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所处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
美的东西不可能永远都是美的
?
?
10.三位数A除以51,商是a(a是正整数),余数是商的一半,则A的最大值是:
A.927
B.928
C.929
D.990
?
?
11.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________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________,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集体虚幻千载难逢
B.合作遥远遥不可及
C.批量稀罕必不可少
D.专门离奇不可替代
?
?
12.她________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________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尽管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______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相信??沉醉??顶礼膜拜
B.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