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宁波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招考经济普查辅助岗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3年11月宁波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招考经济普查辅助岗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
?
?
?
?
第壹卷
?
?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ALS的疾病发展与肠道微生物AM菌的数量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观察和比较了37名ALS患者及29名健康亲属的肠道菌群和血液、脑脊液样本。他们发现ALS患者的肠道细菌菌株与其健康亲属的有差异,其中有一种菌株与烟酰胺的产生有关。此外,在这些AL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烟酰胺水平有所下降。
若要上述研究发现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小鼠补充烟酰胺后,ALS症状得到了减轻
B.烟酰胺是肠道微生物AM菌的代谢物
C.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非常复杂
D.人体肠道细菌的变化与ALS的疾病发展速度有关
?
?
2.不管哪种鸟,营巢都是一项十分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在城楼,寺庙等建筑物上营巢的楼燕,需要到远处的河泥滩上衔取泥土、草棍等,然后一点一点地堆砌成碗状的巢,足足需一周时间。而金丝燕,能用纯粹唾液建巢,但同样要付出含辛茹苦的劳动。这种巢窝加工之后,就是我国自古闻名于世的珍贵补品——燕窝。
这段文字表述的主要内容是:
A.
我国自古闻名于世的珍贵补品——燕窝的来历
B.
燕子有在城楼、寺庙等建筑物上筑巢的习性
C.
楼燕与金丝燕在生理特征及筑巢方式上的不同
D.
鸟类艰辛的筑巢过程如同人类实施一项浩大工程
?
?
3.在一些基层单位,总会发生群众同干部“顶嘴”的现象,有的还因此造成了干群情绪对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忽视了群众的“辩白心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受到他人的批评时,大都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辩解意识,也就是“辩白心理”。即便是做了明显的、无可推卸的错事,有的人也会讲几条客观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冲淡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讲,“辩白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一种是通过辩白说明问题,另一种是为了逃避责任。
根据上述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群众之所以为自己“辩白”是想让干部弄清真实情况
B.
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的“辩白”,要区分不同情况,正确处理
C.
做错事却心存侥幸以求逃避责任的人容易产生“辩白心理”
D.
基层干部与群众发生纠纷是因为忽视群众的“辩白心理”
?
?
4.某餐厅设有可坐12人和可坐10人两种规格的餐桌共28张,最多可容纳332人同时就餐,问该餐厅有几张10人桌?
A.2
B.4
C.6
D.8
?
?
5.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把骨器加工叫“切”,象牙加工叫“磋”。后人把“切磋”一词用作相互研讨、共同提高
B.
韩愈有首诗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的意思是贬官降职
C.
成语“大相径庭”中的“径”指小路,“庭”指院子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其中“颜”原指颜色,特指脸色发白
?
?
6.激发∶激荡∶激切
A.
激化∶激愤∶激扬
B.
激剧∶激情∶激增
C.
激怒∶激将∶激昂
D.
激活∶激流∶激奋
?
?
7.一条笔直的林荫道两旁种植着梧桐树,同侧道路每两棵梧桐树间距50米。林某每天早上七点半穿过林荫道步行去上班,工作地点恰好在林荫道尽头。经测试,他每分钟步行70步,每步大约50厘米,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达工作地点。那么,这条林荫道两旁栽种的梧桐树共有多少棵?
A.21
B.22
C.42
D.44
?
?
8.下列各项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B.李某将未成年儿子压岁钱以儿子名义存入银行
C.收发室孙某将一封重要商业信件交予同事签收
D.某公司以自己名义卖出委托人委托代卖的产品
?
?
9.某公司需要将A、B两地的同一产品运往甲、乙两个工厂。已知A、B两地分别有该产品500吨和700吨,甲、乙两个工厂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均为600吨,若从A地出发运往甲、乙两个工厂的运价分别为150元/吨和130元/吨,从B地出发的运价分别为160元/吨和145元/吨,则完成此项运输任务的运费最少是:
A.174000元
B.174500元
C.175000元
D.175500元
?
?
10.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
?
11.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