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形体的常用表达方法.ppt

发布:2025-04-10约3.4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形体,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作展开剖面图。03因展开剖面图将形体剖切开后需要将形体进行旋转,因此,有时也称为旋转剖面图。02展开剖面图的图名后应加注“展开”字样,剖切符号的画法如图5.14所示。04图5.15为筒仓建筑物的施工图5.2.3.4展开剖面图图5.14楼梯的展开剖面图图5.15筒仓建筑物的施工图当仅仅需要表达形体的某局部内部构造时,可以只将该局部剖切开,只作该部分的剖面图,称为局部剖面图。如图5.16所示为基础局部剖面图。波浪线不得超过图形轮廓线,也不能画成图形的延长线。对一些具有不同层次构造的建筑构件,可按实际需要,用分层剖切的方法获得剖面图,称为分层剖面图。如图5.17是用分层剖面图表达地面的构造图。局部剖面图与分层剖面图[例5.1]根据图5.18的排水窨井正投影图,作出1-1、2-2剖面图,并将侧面投影改为半剖面图。图5.18窨井投影图图5.16基础的局部剖面图图5.17木地面构造图5.3断面图5.3.1断面图的形成对于某些建筑构件,如构件形状呈杆件形,要表达其侧面形状以及内部构造时,可以用剖切平面剖切后,只画出形体与剖切平面剖切到的部分,其他部分不予表示,即用假想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切后,仅画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正投影,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或截面。如图5.20所示。图5.20断面图概念不同。断面图只画形体与剖切平面接触的部分,而剖面图画形体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全部投影,即剖面图不仅画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的部分,而且还要画出剖切平面后面没有被剖切平面切到的可见部分,如图5.21中台阶的剖面图与断面图。剖切符号不同。断面图的剖切符号是一条长度为6~10mm的粗实线,没有剖视方向线,剖切符号旁编号所在的一侧是剖视方向。剖面图中包含断面图。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图5.21台阶的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断面图的种类5.3.3.1移出断面将形体某一部分剖切后所形成的断面移画于原投影图旁边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如图5.22所示。断面图的轮廓线应用粗实线,轮廓线内也画相应的图例符号。图5.22梁移出断面图的画法5建筑形体的常用表达方法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基本视图的表达方法,辅助视图(局部视图、展开视图、镜像视图)的表达方法与识读方法;剖面图的形成、图示方法与剖面图的种类;断面图的形成、图示方法、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以及断面图的配置方法;建筑形体的简化表示方法。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剖面图断面图建筑形体的简化画法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联合识图本章内容三面投影体系是由水平投影面、正立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组成,所作形体的投影图分别是水平投影图、正立投影图和侧立投影图,在工程图中分别叫做平面图、正立面图和侧面图。大多数形体,如一幢建筑,由于其正面和背面不同,左侧面和右侧面也不相同,用三视图表示,很显然表达不清。因此,在原有三投影面(H、V、W)的正对面又增加了三个投影面:5.1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5.1.1基本视图在水平投影面对面增加的投影面用H1表示,其上投影图为底面图;在正立投影面对面增加的投影面用V1表示,其上投影图为背立面图;在左侧立面对面增加的投影面用W1表示,其上投影图称为右立面图。如图5.1所示。01以上六个投影图称为形体的基本视图,六个投影图的展开方法如图5.1所示。02如将这六个视图放在一张图纸上,各视图的位置宜按图5.2所示的顺序排列。03图5.1基本投影图的展开图5.2基本投影图的配置只将形体的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如图5.3所示。画图时,局部视图的图名用大写字母表示,注在视图的下方,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大写字母。局部视图一般按投影方向配置。局部视图的范围应以视图轮廓线和波浪线的组合表示.5.1.2辅助视图5.1.2.1局部视图图5.3局部视图有些形体由互相不垂直的两部分组成,作投影图时,可以将平行于其中一部分的面作为一个投影面,而另一部分必然与这个投影面不平行,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将不反映实形,不能具体反映形体的形状和大小。为此,将该部分进行旋转,使其旋转到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作投影图,这种投影图称为展开投影图,如图5.4所示。01展开视图02图5.4展开视图当从上向下的正投影法所绘图样的虚线过多、尺寸标注不清楚,无法读图时,可以采用镜像投影的方法投影,如图5.5所示,但应在原有图名后注写“镜像”二字。绘图时,把镜面放在形体下方,代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