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doc

发布:2025-04-11约4.3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机电设备安装

一、施工质量的管理

1、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研究院出具的单位工程的设备安装图进行施工,图中未标明的技术要求和做法参照相关规范执行。

2、各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审核后报监理项目部审批后方可施行。

3、坚持施工材料先报验后施工的原则,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允许使用。监理单位必须本着严格、科学、认真的工作方法进行严格控制。

4、上道工序没有报验或经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施工单位必须爱惜安装工程中的设备及配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采取“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措施,确保各机台完好无损。

6、工程中的隐蔽部位,监理单位必须安排人员进行旁站,施工单位须留有影像资料备查。凡施工单位私自隐蔽的,监理单位可不予计量。

7、监理单位应有超前意识,本着积极的工作态度提前介入各单位工程中有设备安装基础的工程,凡土建图纸与安装图纸有设备基础不相符的,必须提前修正,为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人员的控制

1.1资格和能力的控制:学历、培训、技能、经历。

1.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1.3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1)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2)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满足人力资源需要;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具“四新”经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

2、施工机具和检测器具的控制

2.1施工机具选用的原则

应着重从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应严格执行对新设备采购前的审批制度和库存设备使用前的验证制度。

2.2检测器具的选用原则

1)检测器具必须满足被测对象及检测内容的要求,使被测对象在量程范围内;

2)检测器具的测量极限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被测工件或物体所能允许的测量极限误差;

3)经济合理,降低测量成本。

2.3使用、操作的控制

1)合理使用、正确操作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器具;

2)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3)预防事故损坏。

2.4管理和保养的控制

1)保养制度、检查制度;

2)周期检定、校验;

3)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4)合理搬运并妥善保管。

3、工程材料的控制

3.1工程材料采购的控制

1)编制采购计划;

2)对供应商评价;

3)通报业主(或设计、监理方)。

3.2工程材料进货检查和验收的控制

1)质量证明资料;

2)有怀疑、与合同规定不符的,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

3)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

4)进口的设备、材料商检;

5)在现场配制的材料进行试配检验;

6)外观检查有损伤时,如有必要应进行检查试验。

3.3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方式

质量检验的方式(免检、抽检、全检),质量检验的方法(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检验等)。

3.4工程材料储存保管的控制

1)分类存放;

2)上架、入区,标识,建立入库“物资台账”,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检查,日常保养;

3)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3.5合理组织物资发放使用,减少损失

1)物资先入先出;

2)限额发放工作制度;

3)施工现场的保管。

4、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的控制

4.1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的制定要求:切合实际,因地制宜;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经济合理。

4.2实施的要点

1)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

2)人、料、法、机、环受控;

3)工序质量检验工作;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5)工序质量控制:有质量预控和工序质量检验两种,以质量预控为主。

5、施工环境的控制

5.1环境因素

1)工程技术环境;

2)工程管理环境;

3)作业劳动环境。

2、主要控制内容

与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管理、施工作业人员的文明施工紧密相关,在拟定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案或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1、质量通病的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等,通过“人、机、料、法、环”分析原因。

2、应该“防”、“治”结合,标本兼治,重在预防。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4、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责任制。

5、实行层层把关,协调各专业之间和相关方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

四、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1、质量事故的调查

1.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组建调查小组,参加人员应与事故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组成。

1.2调查内容:对事故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对收集到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整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